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

20200928〈引得市.部件檢索〉「圖片模式」顯示問題修復

 20200928〈引得市.部件檢索〉「圖片模式」顯示問題修復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260189677

「部件檢索」是〈引得市〉中查詢偏旁、部件的好幫手,近日「圖片模式」顯示出了問題,經瑾昀兄的處理修復,目前已經可以正常顯示。


「圖片模式」的優點是讓我們在沒有電腦的情況下,利用手機或者平板等裝置,查詢任一漢字,不用擔心缺少字型無法顯示的問題。



只要一個【步驟】!


進入:http://www.mebag.com/index/component.asp,然後ctrl+f5

(記得勾選☑「圖片模式」)


20200923秦簡構形考察步驟詳細解說

 

20200923秦簡構形考察步驟詳細解說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260177728


【前言】


文字構形考察時為避免遺漏,我們採取偏旁部首或部件的方式,藉由「部件檢索」的功能,在一定的範圍內,將所有與部件相關的字形一起列出。


接下來如何找出文字之間的關係是個新問題,幸好有網站程式可以輔助,讓非文字學、音韻學領域的研究者也能快速的分類,有效率進一步考察。


【步驟A】

1.以「新編《睡虎地秦簡牘》文字編」為例。在「部件檢索」(http://www.mebag.com/index/component.asp)選擇此文獻。輸入部件,例如「勹」,總計78字。〔圖a-1〕

2.打開EmEditor,將內容貼入。尋找「(.)」取代為「\1\r\n」,把□使用規則運算式(X)打勾,然後全部取代(A)。※(注意:在進階(V)...檢查規則運算式引擎(G)是否為Onigmo)〔圖a-2〕

3.執行後,整個檔案會從原本變成一字一列的情形,我們按下「A→Z的排序」,然後把不需要的空白等都刪除。〔圖a-3〕

4.〈古音小鏡〉,點選右上角選單「小功能▼」→「古音配音」。或輸入網址:http://www.guguolin.com/font_peiyin.php「批量中古/上古配音」將剛剛整理好的內容貼上並按下「確定」。〔圖a-4〕

5.網站會把所有文字的韻部、聲紐、聲調等資訊都列出。〔圖a-5〕









【步驟B】

1.將前一步驟的網頁內容,複製並貼到EmEditor。〔圖b-1〕

2.開啟一個excel工作表,複製剛剛EmEditor的內容,貼到工作表中,最左邊的A欄作為流水號,上端開起「篩選」等…。〔圖b-2〕

3.選擇C欄的「聲紐」從A到Z排序(A),〔圖b-3〕

4.這樣相同「聲紐」的文字會聚集在一起,方便對照〔圖b-4〕。

5.幫紐有:謗、包、苞、豹、邊、別、方、枋、杓這九個字。分析構形時,就需要一起討論。〔圖b-5〕

6.excel檔案命名存檔,如「新編《睡虎地秦簡牘》文字編-勹形字頭音韻資料」,資料可作日後參考。〔圖b-6〕









【延伸閱讀】


20200920快速整理《說文》字號和字頭統計數量(不藏私密技)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0/09/20200920.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256365422

2020年9月27日 星期日

20200928《商代文字字形表》索引數位化完成

 20200928《商代文字字形表》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260006904


【製作說明】

「古漢字字形表系列」是目前最新的古文字研究成果,索引的製作是從2018年開始,原先是偉明兄先製作的,以拼音檢索內容為主,在4月11日回傳,筆者接手後發現遺漏很多字頭,所以決定重新一字一字處理。


當時正忙於博士論文撰寫,事情也很多,製作又擱置…再製作…,近期受瑾昀兄督促提醒,回頭讀甲骨、看甲骨,最後階段終於在這幾天一口氣完成,字號0001-2705,補上合文並新造157字。為〈引得市〉今年第28種文獻,總數量累計402種。


這幾年筆者製作「上海古籍出版社」所出版的五種文字字形表索引,花了很多時間,記得《秦文字字形表》是筆者與44位同學〈書法產業〉修課同學共同製作的,字形表系列目前只剩《戰國文字字形表》。最複雜內容的缺字最多,整理進度緩慢,所以請朋友們再等等了。




戰國文字字形表(????)

商代文字字形表(2020.9.28)

秦文字字形表(2019.5.4)

春秋文字字形表(2019.1.18)

西周文字字形表(2019.1.13)


對古文字有興趣的朋友,請刷一排六六六…



本文(1-602)

合文(603-674)

引書簡稱表(675)

參考文獻(676-678)



字列 2060

缺字 1218

總字列 3278


(C~G區/兼容共有117列。圖形字二處)

圖形字代號:t008


【《商代文字字形表》凡例】


一、本表為商代文字字形表,收錄了商代的甲骨文、金文及陶文等字形。

二、全書分為正文十四卷、合文一卷。正文字頭排列大致按照許慎《說文解字》一書順序,並按流水順序編號,一個字頭一個號碼。見於《說文解字》者,首出楷書字頭;同一字頭下的異體字出隸定字形,另起一欄,字形分列排列。凡《說文解字》所無之字,徑出隸定字頭,在字頭右上角標*號,按偏旁部首附於相應各部之後,大致按照筆畫多少排序。合文大致按以類相從、筆畫多少的順序排列。

三、本表收字原則:收錄全部已釋字;可隸定且大體了解用法的字;經常出現但尚未釋出的可隸定字。

四、每一字頭下所收字形為具有文字學意義之典型字形,各類異形異構字儘量全數收錄,字形殘缺或有相同字形但不其有典型性者一般不收。其中甲骨文字形兼顧不同組類和異體。

五、本表中甲骨文字形下標出組類情況,相同寫法的字形大致按照組類時代先後排列。王卜辭大致分為𠂤組、賓組、出組、何組、歷組、無名組、黃組,非王卜辭分為子組、圓體類、午組、婦女類、花東子、屯西類子卜辭。為節省篇幅,標注時一般用首字簡稱,如字形屬於無名組,只在出處後標「無可字形屬於婦女類,只在出處後標「婦」。由於花東子卜辭從其出處就可看出組類,故不再單獨標明。

六、字頭下必要時以按語注明用法或代表性考釋意見,不詳注出處。書後附有《參考文獻》。

七、為避免字形失真,本表收錄的字形,全部采用原拓掃描錄入,不作任何翻轉處理,但字形大小有所調整。字形儘量收錄拓片字適清晰者,但字形特別重要又無拓片者則附摹本收錄。

八、每一字形下均詳細標明出處,其體出處材料詳見《引書簡稱表》。

九、書後附有拼音檢字表和筆畫檢字表,以備檢索。合文部分不出檢字表。

十、收錄資料截止時間為二〇一五年六月。








【使用說明】

進入引得市,上方選單「工具書▼」→「語文辭典」

網址:http://www.mebag.com/index/List.asp



【小額贊助】

如果「引得市」曾經幫助到您、而您想以實際行動支持我們的話,歡迎透過以下小額贊助的方式表達支持與鼓勵。無論金額多少都足夠表達您的一份心意。謝謝!

請點擊這裡→→http://www.mebag.com/index/donate.asp



【引書簡稱表】

合 《甲骨文合集》

屯 《小屯南地甲骨》

英 《英國所藏甲骨集》

乙 《殷虛文字乙編》

美 《美國所藏甲骨錄》

德 《德瑞荷比所藏一些甲骨錄》

張 《張世放所藏殷墟甲骨集》

京人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甲骨文字》

安明 《明義士收藏甲骨文集》

懷特 《懷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

掇二 《殷契拾掇二編》

掇三 《殷契拾掇三編》

合補 《甲骨文合集補編》

花東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

輯佚 《殷墟甲骨輯佚》

史購 《史語所購藏甲骨集》

俄藏 《俄羅斯國立愛米塔什博物館藏殷墟甲骨》

旅博 《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

拾遣 《殷墟甲骨拾遣》

村中南 《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

集成 《殷周金文集成》

殷新 《殷墟新出土青銅器》

近出 《近出殷周金文集錄》

近二 《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二編》

影彙 《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

陶彙 《古陶文彙編》








---


夏大兆:《商代文字字形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9月。

ISBN:978-7-532-58234-1



【延伸閱讀】


20190504《秦文字字形表》索引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19/05/20190504.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64597360


20190113《西周文字字形表》索引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19/01/20190113.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54770642


20190118《春秋文字字形表》索引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19/01/20190118.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55209701


20200926《古音匯纂》索引數位化完成

20200926《古音匯纂》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992326


【製作說明】

筆者OCR單字漢語拼音索引(11-64),經王博暢兄校正並逐字建立拼音資料,將近二萬列的內容,想必耗時費力。回傳後筆者再造10個缺字完成索引整理。《古音匯纂》的姊妹作《故訓匯纂》的索引,在2015年瑾昀兄的建議下也已上線。〈引得市〉以蒐錄各種漢字相關的研究文獻索引為主,更多文字音韻的資料也可參考網站「古音小鏡」www.kaom.net。


ps:一般主站資料庫把「拼音」資料放在「備註」欄位,使用者若要查詢拼音,可以切換查詢。


字列 18792

缺字 16

總字列 18808


(C~G區/兼容共有7字。)






【使用說明】

進入引得市,上方選單「工具書▼」→「語文辭典」

網址:http://www.mebag.com/index/List.asp



【小額贊助】

如果「引得市」曾經幫助到您、而您想以實際行動支持我們的話,歡迎透過以下小額贊助的方式表達支持與鼓勵。無論金額多少都足夠表達您的一份心意。謝謝!

請點擊這裡→→http://www.mebag.com/index/donate.asp










【《古音匯纂》序】(摘錄)


安平秋


《古音匯纂》是宗福邦教授帶領武漢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團隊繼《故訓匯纂》之後推出的又一部大型學術工具書。這兩部大書都是繼承前賢,遵循學街發展的脈絡,導之以現代學術的觀念,從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文獻中撮取專題資料編纂而成。《故訓匯纂》是以訓詁為中心,“集雅詁之大成”;《古音匯纂》則以語音為中心,“綜音聲之流變”。《故訓匯纂》的編寫用時十八年(1985-2003),《古音匯纂》是從1998年開始起步,到今天已有二十年之久。由於這兩部大書是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支持的重大項目,我們對於項目的進展一直很關注,對於在這過程當中的一些曲折與艱辛也有所瞭解。武漢大學古籍所人員長期維持在十幾人,他們舉全所之力,花費了三十多年的時間,兩代學人,持之以恆,推出了這樣兩部厚重的成果,這種執著的精神令人感佩,這其中的成功經驗更值得總結。



【《古音匯纂》凡例】(摘錄)

《古音匯纂》是一部匯輯先秦至清末漢字音讀資料的大型辭書。音讀資料包括聲訓、譬況、直音、反切、同音字組等﹔其關涉音讀的異文、辨誤以及通用、同用、假借說明,亦予收錄。資料的匯輯,覽一字而知該字歷代音讀的發展變化,旨在繼承古典學術,弘揚文化傳統,服務文史研究,並為國家現代語言文字工作提供文獻依據。


一、字目和字形

1.收字範圍

所收字目,皆出本書主要引用文獻,其字在文獻中須有音讀。這些字是古今常用和較常用的字,主要見於唐以前典籍和經典古注、歷代字書、韻書。後出之字亦酌收,如丟、做、岔、掂之類。參見本書附錄中之主要引用書目。


2.字目排列

所收之字,依《康熙字典》二百一十四部部首及其順序排列和歸字。同部首之字,以筆畫多少為次。同一部首下筆數相同之字,按部首(含變體)以外筆畫的橫(一)、豎(丨)、撇(丿)、點(、)、折(乛)五種起筆為次。部首仍依《康熙字典》的舊字形計算筆畫。


3.字形選擇

本書字目字采用繁體字新字形。參見附錄中之新舊字形對照舉例。注項引例中之異體字、古今字、通假字,一般不作改動。如“決”“訣”、“莫”“暮”、“歸”“饋”,並仍其舊。避諱字不改,唯缺筆者補足筆畫,如以“元”代“玄”時不改,作“玄”時則補足筆畫作“玄”。


4.字目歸併

本書原則上對異體字不作整理和歸併,但為避兔資料分散,對同一部首而且音義全同的純粹的異體字或作歸併。歸併時,正體為標目字,具體用圓括號標示於正體之後。孰為正體,孰為異體,視字形結構、文獻中用字習慣而定,並參考《現代漢語詞典》、《通用規範漢字表》的處理。不同部首的異體字,以及意義上有交叉關係或包孕關係的異體字,各分列字目,不作歸併。


二、條目及其內容

本書依單字立目,每一單字為一條目。同一字頭,不論其音讀多寡,意義繁簡,都被作為一個條目收列。

條目的內容,字頭下依次為《說文解字》(簡稱《說文》)、音讀標注、注項三個方面。其中《說文》徐鉉新附字,稱《說文新附》。《說文》中的讀若、音某等音說,在後面仍作注項收列。


五、標點和校勘

1.標點符號

正文使用的標點符號有句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雙引號(“”)、圓括號(())、方括號([])、間隔號(.)、雙書名號(《》)、單書名號(〈〉),共十一種。其它符號有波浪號(~)、黑三角號(▲)、豎線號(︱)、方圍號(□),共四種。圓括號、方括號用於補充說明和校勘,波浪號用以代替被注音的字,黑三角號用以標識各時段的起始,豎線號用於兩書之間的分隔,方國號用以代替文獻中的闕文。

其中,圓括號單用時,表示補足或輔助說明。如上述“假”字“(音)格”﹔又如:“罌,於正切。《集韻.勁韻》‘~,博雅:瓶也。或从瓦(作甖)。’”


2.校勘說明

校勘用圓括號和方括號表示,不作其他說明。此兩符號同用,圓括號中的字為原書中之疑誤字,方括號中的字為我們校改之字。如:“羅,盧(名)[多]反。S.617《俗務要名林.綵帛絹布部》。”又:“衃,又(丘)[匹]才反。裴務齊《切韻.尤韻》”其中“名”、“丘”疑誤,原文分別當作“盧多反”、“匹才反”。



【《古音匯纂》主要引用書目和引書格式】

說明

一、本目用表格形式列《古音匯摹》主要引用書目127種。若《玉篇抄》、劉放《貢父詩話》、陸游《老學庸筆記》等唐宋至清人著作又數十種,引用材料較少而未列目於此。

二、書名的確定,一般按其書卷首所題,個別書目略加變通。歷史上本有異稿的書,用當代通行名。不知書篇名的敦煌寫卷,依學術界有關研究擬題或重新題目,皆明收藏編號。

三、敦煌寫卷中為同一古書所作的音釋音義,以及其他同名的韻書、字書,今並分列,如《毛詩傳簧》、各種《切韻》、《大般涅槃經音》等。

四、諸書排列,大略以時代先後為次。不能確知時代者,如《毛詩音》(P.3383)、《禮記音》(S.2053),依當代學者研究,置於相應時段的位置。

五、撰者注疏者校訂者欄下,先秦書祇題注疏者,漢以後書盡量題原撰作者。不知作者之書,一律題佚名。

六、版本及參考本欄所述,其版本為用以輯錄資料的原本,說明某刻本,出版社、叢書影印某本,或排印本、點校本。敦煌寫卷,詳明卷子見於某書某珊,以便核對。

七、簡稱或區別稱攔下的書名,是《古音匯纂》正文對這些書的稱述。簡稱為書名簡省,如《春秋左傳》簡稱《左》。《經典釋文》和《列子釋文》同稱“釋文”,二書並附於各典籍,不至混淆。區別稱,有《玄應音義》和《瑟琳音義》。

八、引書格式欄所列,為《古音匯纂》正文對各書資料的引用和標示格式。就內容而言格式分為前後兩部分,前一部分為注頂,即音讀及有關音讀的聲訓、校正等﹔後一部分為注項的文獻出處,參見本書卷首凡例。


---


宗福邦.陳世鐃.于亭:《古音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年11月。

ISBN:978-7-100-17459-6



【延伸閱讀】

20151118《故訓匯纂》筆畫檢字表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15/11/20151118_17.html

20200923《增訂漢印文字徵》索引數位化完成

 20200923《增訂漢印文字徵》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980123


【製作說明】

以《漢印文字徵》字頭底本,逐頁對照增補,新造19個缺字以及附錄26個圖形字。





【小記】

眾多晚清、民國篆刻家在漢印方面都下足了功夫,尤其是描摹方面的學習,雖然當時沒有像現在有許多精美的出版品,而且是原印印譜以及高清的印面照片。不過他們也都能把當時可用的材料發揮應用的淋漓盡致…。


反觀現在的篆刻創作者,對文字的體會與學習並不如前人,採用的資料過於老舊不說,新文字材料的應用也有限,多年來作為一位旁觀者(邊緣人),總覺得相當可惜。


此書從漢印描摹的紀錄,形神可能無法精確傳達,雖不及照相影印製版的傳真,但構形基本還是能保留記錄下來,而且學者也用以對照修正《說文》構形的錯誤,無論是篆刻創作或者秦漢文字的研究都還是相當重要有價值的材料。


個人的衷心建議,若是古文字、篆刻同道用此書認篆、識篆,也一定比背誦《說文》還要好,藉由此次數位化,再次把漢印讀了一遍。



字例 2692

缺字 153

總字例 2845


(C~F區有14字。)

《增訂漢印文字徵》圖形字代號:t024


上冊(1-348)

下冊(349-662)

附錄(663-667)








【《增訂漢印文字徵》跋】摘錄

…此次所作增訂工作有以下幾點:

一、將補遺部份按《說文》次序插入正編,並作通篇的校訂。

二、將附錄部份可以確釋的文字移入正文,力求解讀其中大多數文字。

三、重編《檢字》,依據現在通行的偏旁、筆劃習慣,重新排序;字頭下直接繫以頁碼,以便檢索。

四、對於個別印文的隸定作了修訂,篇中的避諱字、筆誤、錯漏也作了更正。


…先人嘗言,著書餉眾如積功德。固以嚴謹求證,闕疑待考,客觀求實為第一要務,是其中不容存沽名望利之念也。此編,先人於五十年間,漸有發現隨手補綴,余雖簡陋,有幸得以趨庭三載,待側守終。稽由先人指導補摹印文,進而有今日之學識收穫,先人之諄諄教導、謙遜禮讓、勤奮克己,憶之穆然。倏忽間又三十年,此次修訂重點固在於補益新知、為現在讀者提供方便。然於已亦得以『溫故而知新』,並有收穫,冀望此編仍能為讀者所樂見也。…


【使用說明】

進入引得市,上方選單「工具書▼」→「語文辭典」

網址:http://www.mebag.com/index/List.asp



【小額贊助】

如果「引得市」曾經幫助到您、而您想以實際行動支持我們的話,歡迎透過以下小額贊助的方式表達支持與鼓勵。無論金額多少都足夠表達您的一份心意。謝謝!

請點擊這裡→→http://www.mebag.com/index/donate.asp


---


羅福頤:《增訂漢印文字徵》(上下冊),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6月。

ISBN:978-7-5134-0001-5


20200918《秦封泥集存》索引數位化完成

 20200918《秦封泥集存》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976014




【製作說明】

以《秦封泥集存》131頁的目錄為底本,經尚書七號OCR後校正,依「編→章→節→釋文」層次製作,主要查詢以釋文為主。資料庫以「里耶秦簡」程式來修改,可呈現釋文方框中有字的形式。目前「出土文獻▼」→「璽印封泥▶」提供戰國秦漢各種封泥的圖版資料索引,歡迎檢索使用。



字列 3626

缺字 10

總字列 3636


上編 中央職官(1-570)

中編 地方職官(571-1032)

下編 歸類未釋讀及殘封泥(1033-1238)

附編 私名.吉語(1239-1415)

附錄(1416-1418)


上編 中央職官(1200)

中編 地方職官(1375)

下編 未歸類未釋讀及殘封泥(5577)

附編 私名.吉語(496)

附錄(8)

※括弧內為數量






【使用說明】

進入引得市,上方選單「出土文獻▼」→「璽印封泥▶」→「秦封泥集存」

網址:http://www.mebag.com/index/qinfengni_jicun/List.asp




【小額贊助】

如果「引得市」曾經幫助到您、而您想以實際行動支持我們的話,歡迎透過以下小額贊助的方式表達支持與鼓勵。無論金額多少都足夠表達您的一份心意。謝謝!

請點擊這裡→→http://www.mebag.com/index/donate.asp



「古文字缺字資料庫」網址:

http://www.mebag.com/index/quezi/List.asp







【《秦封泥集存》內容簡介】


秦封泥是復原秦代職官制度、地理制度極為重要的出土文獻。由於其多為盜掘出土,分散收藏於國內外公私藏家,陸續發表在各種圖書、期刊、報紙、網頁,造成學者利用的巨大困難。有鑒於此,《秦封泥集存》對已公布的秦封泥資料進行全面收集,並根據封泥拓片、照片等內容進行去重處理,以求獲得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封泥品種、數量等信息,這將對秦的職官郡縣構成、變化以及秦的歷史研究等產生重要影響。



【《秦封泥集存》凡例】


1.集存2019年9月前刊布的時代為秦的封泥圖像及相關信息。

2.中央、地方類封泥的時代以秦為主,上起戰國晚期,少數延至漢代;受斷代材料所限,鄉亭部及私印吉語封泥的時代略寬。

3.封泥上文字以原釋為基礎,結合研究成果並酌以已見;圖像模泐及原未發表圖像,從原釋。殘碎封泥,以殘存筆畫推定所缺文字,殘缺過甚則不釋。

4.未釋及殘缺字以“□”表示。釋讀存疑,字外加框如“□+丞”。

5.封泥名目下置經去重後的拓片、彩色、黑白照片、摹本等圖像,簡注出處;未發表圖像封泥,標“無圖”及出處。

6.封泥的拓片、照片出處不同、差異明顯的拓片等圖像,均以a、b、c等區分。

7.封泥圖像出自圖書,注書名簡稱+頁碼,“P”代表“頁”,如“《秦封》P105”;同書拓片、照片出處不同時分列,如“《匯考》P159、圖版P40”;出自雜誌,注雜誌名+圖號,如“《在京》圖一:1”;所出雜誌元圖號,注雜誌名+頁碼;所出圖書分卷,注書名+卷數+頁碼,如“《山房》2.26”表示出自《山房》第二卷第26頁。所出之處若無頁碼則僅言簡稱,如“《泥選》”。

8.《古封泥集成》《山東書法全集.封泥》《中國封泥大系》等所收各譜封泥,不再轉注原出處;封泥未被前書所錄或在前書出版後再有著錄則標注出處。

9.據封泥內容,上編收中央職官,中編收地方職官,下編收未歸類未完全釋讀及殘碎封泥。私名吉語封泥、部分形制類似的西漢早期封泥列為附編。

10.中央職官封泥以《漢書.百官公卿表》為基礎,結合文獻所載職官沿革、學者研究及個人意見排序。太醫、永巷、都水、司空等文於多個公卿下均有設置的同名官,在置某一公卿後不復見。宮台禁苑封泥設專節單列。

11.地方職官封泥以《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秦漢卷》為基礎,結合文獻中隸屬演變、學者研究及個人意見排序。不同郡屬的同名縣,置某郡後不復見。

12.因泥面讀法不同而產生的差異,如“陽安”與“安陽”為兩地,以某讀法歸類後其他讀法下不錄。

13.職官、地名寫法與傳世文獻不同,目依文獻,釋讀據泥面。灋丘、廢丘等文獻中間地的不同名稱,在同名下分列。

14.雍工室、巴左工、河內左工、櫟陽左工室等“地名+官名”類封泥,因尚不確定其上屬機構,故置地方編內相關地名下。

15.對既可屬中央亦可屬地方的封泥,以某意見歸類後不復見。

16.殘封泥據形制及殘存筆畫盡可能定字分編,無法確定置下編以殘存字排列。

17.未發表圖像封泥按原釋分編,原釋難歸類時在下編內分列。

18.同職官封泥以時代早晚如“璽”在“印”前,並據職官高低排序。

19.封泥圖像大小據版面有調整,非原大不設比例尺。



【《秦封泥集存》簡稱對照表】

編號 簡稱 文獻名稱

1 《封泥抄》 (清)吳式芬、陳介琪考藏、翁大年考編:《封泥考略》,國家圖書館藏辛巳年(1881年)抄本。

2 《封泥》 (清)吳式芬、陳介琪:《封泥考略》,光緒31年(1905年)刊本。

3 《獲古》 (清)劉喜海:《長安獲古編》,光緒31年(1905年)刊本。

4 《續封》 周明泰:《續封泥考略》,京華書局1928年版。

5 《再續》 周明泰:《再續封泥考略》,京華書局1928年版。

6 《雙劍》 于省吾:《雙劍誃古器物圖錄》,大業印刷局1940年印中華書局2009年版。

7 《洛陽》 郭寶鈞:《洛陽西郊漢代居住遺跡》,《考古通訊》1956年第l期。

8 《西工段》 中國科學院考古所:《洛陽中州路(西工段)》,科學出版社1959年1月。

9 《黑城》 馮永謙、姜念思:《寧縣黑城古城址調查》,《考古》1982年2期。

10 《澂秋》 陳寶琛:《澂秋館藏古封泥》,上海書店出版社1991年8月。

11 《安杖子》 李恭篤、高美璇:《遼寧凌源安杖子古城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96年第4期。

12 《新見》 孫慰祖:《新見秦官印封泥考略》,《大公報.藝林》1996年7月12日,後收入《孫慰祖論印文稿》上海書店1999年1月。

13 《陝封》 吳鎮烽:《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封泥考》(上)(下),《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4、6期。

14 《古封》 孫慰祖:《古封泥集成》,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12月。

15 《發現》 周曉陸、路東之、龐睿:《秦代封泥的重大發現――夢齋藏秦封泥的初步研究》,《考古與文物》1997年第1期。

16 《圖例》 路東之:《秦封泥圖例》,《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1期。

17 《選拓》 《西安北郊新出土封泥選拓》,《書法報》,1997年4月9日第四版。

18 《印考》 任隆:《秦封泥官印考》,《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97年第3期。

19 《欣賞》 傅嘉儀:《秦封泥欣賞》,《收藏》1997年第6期。

20 《初探》 傅嘉儀、羅小紅:《漢長安城新出士秦封泥――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藏封泥初探》,《收藏》1997年第6期。

21 《補讀》 周曉陸、路東之、龐睿:《西安出土秦封泥補讀》,《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2期。

22 《續考》 任隆:《秦封泥官印續考》,《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98年第3期。

23 《中封》 [日]渡邊隆男:《中國の封泥》,二玄社1998年6月。

24 《新泥》 孫慰祖:《新發現的秦漢官印、封泥資料匯釋》,《孫慰祖論印文稿》,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1月。

25 《魯志》 山東省地方史志編撰委員會:《山東省志.文物志》,山東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6 《印風》 黃惇編:《歷代印匋封泥印風》,重慶出版社1999年12月。

27 《遼海》 王綿厚、郭守信:《遼海印信圖錄》,遼海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8 《三則》 王輝:《秦印考釋三則》,《中國古窒印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0年。

29 《珍秦》 肖春源:《珍秦齋藏印.秦印篇》,臨時澳門市政局/文化暨康體部,2000年2月。

30 《秦封》 周曉陸、路東之:《秦封泥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

31 《發掘》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西安相家巷遺址秦封泥的發掘》,《考古學報》2001年第4期。

32 《書法》 傅嘉儀:《西安新發現秦封泥》,《書法》2001年第10期。

33 《考釋》 王輝:《秦印封泥考釋(五十則)》,《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四十周年暨馮漢驥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34 《釋續》 王輝:《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藏秦封泥選釋續》,《陝西曆史博物館館刊》第8輯,三秦出版社2001年。

35 《考略》 劉慶柱、李毓芳:《西安相家巷遺址秦封泥考略》,《考古學報》2001年第4期。

36 《新地》 周曉陸、劉瑞:《新見秦封泥中的地理內容》,《秦陵秦俑研究動態》2001年第4期。

37 《選釋》 王輝:《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藏秦封泥選釋》,《文物》2001年第12期。

38 《西大》 西北大學文博學院:《百年學府聚珍:西北大學歷史博物館藏品選》,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39 《上封》 孫慰祖:《中國古代封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40 《新官》 周曉陸、陳曉捷:《新見秦封泥中的中央職官印》,《秦文化論叢》第9輯,西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

41 《新獲》 劉慶柱:《新獲漢長安城遺址出土封泥研究》,《石璋如院士百歲祝壽論文集――考古.歷史.文化》,南天書局2002年。

42 《印集》 傅嘉儀:《新出土秦代封泥印集》,西泠印社2002年。

43 《書集》 劉正成:《中國書法全集.篆刻先秦笠印》,榮寶齋出版社2003年2月

44 《三地》 王輝:《釋秦封泥中的三個地名》,《秦文化論叢》第10輯,三秦出版社2003年。

45 《相家》 [日]平出秀後:《新出相家巷秦封泥》,藝文書院2004年12月。

46 《於京》 周曉陸、陳曉捷、湯超、李凱:《於京新見秦封泥中的地理內容》,《西北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47 《在京》 周曉陸、劉瑞、李凱、湯超:《在京新見秦封泥中的中央職官內容》,《考古與文物》2005年第5期。

48 《五十例》 陳曉捷、周曉陸:《新見秦封泥五十例考略――為秦封泥發現十周年》,《碑林集刊》第11輯,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49 《西見》 馬驥:《西安新見秦封泥及其斷代探討》,《碑林季刊》第11輯,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50 《里耶》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里耶發掘報告》,嶽麓書社2007年1月。

51 《匯考》 傅嘉儀:《秦封泥匯考》,上海書店2007年8月。

52 《問陶》 路東之:《問陶之旅――古陶文明博物館藏品掇英》,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3月。

53 《六舟》 童衍方:《釋六舟舊藏漢封泥拓本冊概述》,《西冷印社》2008年8月。

54 《汝南》 王玉清、傅春喜:《新出汝陽郡秦漢封泥集》,上海書店2009年6月。

55 《寒金》 王獻唐:《寒金冷石文字》,青島出版社2009年8月。

56 《觀一》 [日]瀨川敬也:《觀峰館所藏封泥》,《觀峰館紀要》第5號2009年10月。

57 《璽印》 周曉陸:《二十世紀出土璽印集成》,中華書局2010年l月。

58 《大連》 郭富純:《大連古代文明圖說》,文史出版社2010年6月。

59 《新出》 楊廣泰:《新出封泥匯編》,西泠印社2010年9月。

60 《觀二》 [日]瀨川敬也:《觀峰館所藏封泥(二)》,《觀峰館紀要》第6號2010年10月。

61 《青泥》 邵旭閔、彭德編:《青泥遺珍.新出戰國秦漢封泥特展圖錄》,西泠印社2010年11月。

62 《述略》 李中華:《東滿所藏中國封泥述略》,《青泥遺珍.戰國戰國秦漢封泥文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泠印社2010年11月。

63 《調查》 馬驥:《西安近年封泥出土地調查》,《青泥遺珍.戰國秦漢封泥文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泠印社2010年11月。

64 《菁華》 許志雄:《鑒印山房藏古封泥菁華》,河南美術出版社2011年4月。

65 《臨淄》 范正紅:《西漢“臨淄翠印”封泥同文異印現象探討》,《西泠印社》2011年3期。

66 《觀三》 [日]瀨川敬也:《觀峰館所藏封泥(三)》,《觀峰館紀要》第7號2011年10月。

57 《郡官》 孫慰祖:《官印封泥所見秦郡與郡官體系》,《西冷印社》2011年10月。

58 《酒餘》 周曉陸:《酒餘亭陶泥合刊》,藝文書院2012年4月。

69 《郎郭》 侯廷生:《甘丹出現時間及嬉變為“郎郭”的新證》,《郎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

70 《圖錄》 《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館藏秦封泥圖錄》,《唐都學刊》2012年6期。

71 《選考》 陳曉捷、周曉陸:《文雅堂藏秦封泥選考》,《咸陽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

72 《秦選》 楊廣泰:《秦官印封泥著錄史略》《新出土秦漢封泥選》,《東方藝術.書法》2013年2月下半月總第272期。

73 《職地》 王偉:《秦窒印封泥職官地理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4年12月。

74 《二十則》 王偉:《文雅堂藏新品秦封泥考釋(二十則)》,《中國文字研究》第21輯,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年

75 《精品》 西泠印社美術館:《古代封泥精品展》,西泠印社美術館2015年5月。

76 《新選》 楊廣泰:《新出陶文封泥選編》,文雅堂2015年7月。

77 《山全》 呂金成:《山東書法全集.封泥》,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8月。

78 《悠悠》 後曉榮:《悠悠集――考古文物中的戰國秦漢史地》,中國古籍出版社2015年3月。

79 《秦研》 龐任隆:《中國書法與篆刻.秦封泥研究》,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12月。

80 《濟博》 李曉峰:《濟南市博物館館藏精品.封泥卷》,山東美術出版社2016年4月。

81 《秦業》 蔡慶良、張志光:《秦業流風:秦文化特展》,台北故宮博物院2016年4月。

82 《簡博》 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中心編著:《里耶秦簡博物館藏秦簡》,中西書局2016年6月。

83 《奴盧》 劉樂賢:《談秦封泥中的“奴盧”,《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李學勤先生八十壽誕紀念論文集》,中西書局2016年12月。

84 《十五則》 王偉:《新見秦地名封泥選釋(十五則)》,《出土文獻》第10輯,中西書局2017年4月。

85 《X光》 [日]谷風信:《利用X光照片研究中國古代封泥》,《第五屆“孤山證印”西冷印社國際印學峰會論文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17年版。

86 《冰齋》 魏傑:《冰齋魏傑藏秦封泥》,《金石研究》第1輯,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7年8月。

87 《泥選》 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秦封泥選》,《書法》2017年第10期。

88 《陝北》 許靜洪、許雲華:《陝北歷史博物館藏窒印封泥選》,西泠印社2018年8月。

89 《大系》 任紅雨:《中國封泥大系》,西泠印社2018年11月。

90 《胡家溝》 許衛紅、張楊力錚:《陝西秦咸陽城胡家溝建築遺址》,《中國重要考古發現2017》,文物出版社2018年。

91 《字博》 李振洲:《中國文字博物館館藏秦代封泥鑒賞》,《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年第12期。

92 《山房》 許雄志:《鑒印山房藏古封泥選粹》,鑒印山房2019年版。

93 《搬珍》 孫慰祖:《新出封泥撤珍》,《問印》(第一卷),西泠印社2019年5月。

94 《長安》 供名:《長安新出秦封泥》(原拓本)。

95 《西博》 李超:《秦封泥與封檢制度》,《考古與文物》2019年第4期。



---


劉瑞:《秦封泥集存》(全2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3月。

ISBN:978-7-5203-5761-6


20241004買咖啡集點換鋼筆

  20241004買咖啡集點換鋼筆 https://youtu.be/_u2_dlsnHFQ?si=RGP6zQPP545d8kyt 今天在「全家」用點數卡換了一支鋼筆,十杯咖啡累積十個章,可以換一點,一點的贈品還有玩具、手機電源線等,鋼筆對我來說比較實用。 #全家便利商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