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8《秦封泥集存》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976014
【製作說明】
以《秦封泥集存》131頁的目錄為底本,經尚書七號OCR後校正,依「編→章→節→釋文」層次製作,主要查詢以釋文為主。資料庫以「里耶秦簡」程式來修改,可呈現釋文方框中有字的形式。目前「出土文獻▼」→「璽印封泥▶」提供戰國秦漢各種封泥的圖版資料索引,歡迎檢索使用。
字列 3626
缺字 10
總字列 3636
上編 中央職官(1-570)
中編 地方職官(571-1032)
下編 歸類未釋讀及殘封泥(1033-1238)
附編 私名.吉語(1239-1415)
附錄(1416-1418)
上編 中央職官(1200)
中編 地方職官(1375)
下編 未歸類未釋讀及殘封泥(5577)
附編 私名.吉語(496)
附錄(8)
※括弧內為數量
【使用說明】
進入引得市,上方選單「出土文獻▼」→「璽印封泥▶」→「秦封泥集存」
網址:http://www.mebag.com/index/qinfengni_jicun/List.asp
【小額贊助】
如果「引得市」曾經幫助到您、而您想以實際行動支持我們的話,歡迎透過以下小額贊助的方式表達支持與鼓勵。無論金額多少都足夠表達您的一份心意。謝謝!
請點擊這裡→→http://www.mebag.com/index/donate.asp
「古文字缺字資料庫」網址:
http://www.mebag.com/index/quezi/List.asp
【《秦封泥集存》內容簡介】
秦封泥是復原秦代職官制度、地理制度極為重要的出土文獻。由於其多為盜掘出土,分散收藏於國內外公私藏家,陸續發表在各種圖書、期刊、報紙、網頁,造成學者利用的巨大困難。有鑒於此,《秦封泥集存》對已公布的秦封泥資料進行全面收集,並根據封泥拓片、照片等內容進行去重處理,以求獲得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封泥品種、數量等信息,這將對秦的職官郡縣構成、變化以及秦的歷史研究等產生重要影響。
【《秦封泥集存》凡例】
1.集存2019年9月前刊布的時代為秦的封泥圖像及相關信息。
2.中央、地方類封泥的時代以秦為主,上起戰國晚期,少數延至漢代;受斷代材料所限,鄉亭部及私印吉語封泥的時代略寬。
3.封泥上文字以原釋為基礎,結合研究成果並酌以已見;圖像模泐及原未發表圖像,從原釋。殘碎封泥,以殘存筆畫推定所缺文字,殘缺過甚則不釋。
4.未釋及殘缺字以“□”表示。釋讀存疑,字外加框如“□+丞”。
5.封泥名目下置經去重後的拓片、彩色、黑白照片、摹本等圖像,簡注出處;未發表圖像封泥,標“無圖”及出處。
6.封泥的拓片、照片出處不同、差異明顯的拓片等圖像,均以a、b、c等區分。
7.封泥圖像出自圖書,注書名簡稱+頁碼,“P”代表“頁”,如“《秦封》P105”;同書拓片、照片出處不同時分列,如“《匯考》P159、圖版P40”;出自雜誌,注雜誌名+圖號,如“《在京》圖一:1”;所出雜誌元圖號,注雜誌名+頁碼;所出圖書分卷,注書名+卷數+頁碼,如“《山房》2.26”表示出自《山房》第二卷第26頁。所出之處若無頁碼則僅言簡稱,如“《泥選》”。
8.《古封泥集成》《山東書法全集.封泥》《中國封泥大系》等所收各譜封泥,不再轉注原出處;封泥未被前書所錄或在前書出版後再有著錄則標注出處。
9.據封泥內容,上編收中央職官,中編收地方職官,下編收未歸類未完全釋讀及殘碎封泥。私名吉語封泥、部分形制類似的西漢早期封泥列為附編。
10.中央職官封泥以《漢書.百官公卿表》為基礎,結合文獻所載職官沿革、學者研究及個人意見排序。太醫、永巷、都水、司空等文於多個公卿下均有設置的同名官,在置某一公卿後不復見。宮台禁苑封泥設專節單列。
11.地方職官封泥以《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秦漢卷》為基礎,結合文獻中隸屬演變、學者研究及個人意見排序。不同郡屬的同名縣,置某郡後不復見。
12.因泥面讀法不同而產生的差異,如“陽安”與“安陽”為兩地,以某讀法歸類後其他讀法下不錄。
13.職官、地名寫法與傳世文獻不同,目依文獻,釋讀據泥面。灋丘、廢丘等文獻中間地的不同名稱,在同名下分列。
14.雍工室、巴左工、河內左工、櫟陽左工室等“地名+官名”類封泥,因尚不確定其上屬機構,故置地方編內相關地名下。
15.對既可屬中央亦可屬地方的封泥,以某意見歸類後不復見。
16.殘封泥據形制及殘存筆畫盡可能定字分編,無法確定置下編以殘存字排列。
17.未發表圖像封泥按原釋分編,原釋難歸類時在下編內分列。
18.同職官封泥以時代早晚如“璽”在“印”前,並據職官高低排序。
19.封泥圖像大小據版面有調整,非原大不設比例尺。
【《秦封泥集存》簡稱對照表】
編號 簡稱 文獻名稱
1 《封泥抄》 (清)吳式芬、陳介琪考藏、翁大年考編:《封泥考略》,國家圖書館藏辛巳年(1881年)抄本。
2 《封泥》 (清)吳式芬、陳介琪:《封泥考略》,光緒31年(1905年)刊本。
3 《獲古》 (清)劉喜海:《長安獲古編》,光緒31年(1905年)刊本。
4 《續封》 周明泰:《續封泥考略》,京華書局1928年版。
5 《再續》 周明泰:《再續封泥考略》,京華書局1928年版。
6 《雙劍》 于省吾:《雙劍誃古器物圖錄》,大業印刷局1940年印中華書局2009年版。
7 《洛陽》 郭寶鈞:《洛陽西郊漢代居住遺跡》,《考古通訊》1956年第l期。
8 《西工段》 中國科學院考古所:《洛陽中州路(西工段)》,科學出版社1959年1月。
9 《黑城》 馮永謙、姜念思:《寧縣黑城古城址調查》,《考古》1982年2期。
10 《澂秋》 陳寶琛:《澂秋館藏古封泥》,上海書店出版社1991年8月。
11 《安杖子》 李恭篤、高美璇:《遼寧凌源安杖子古城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96年第4期。
12 《新見》 孫慰祖:《新見秦官印封泥考略》,《大公報.藝林》1996年7月12日,後收入《孫慰祖論印文稿》上海書店1999年1月。
13 《陝封》 吳鎮烽:《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封泥考》(上)(下),《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4、6期。
14 《古封》 孫慰祖:《古封泥集成》,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12月。
15 《發現》 周曉陸、路東之、龐睿:《秦代封泥的重大發現――夢齋藏秦封泥的初步研究》,《考古與文物》1997年第1期。
16 《圖例》 路東之:《秦封泥圖例》,《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1期。
17 《選拓》 《西安北郊新出土封泥選拓》,《書法報》,1997年4月9日第四版。
18 《印考》 任隆:《秦封泥官印考》,《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97年第3期。
19 《欣賞》 傅嘉儀:《秦封泥欣賞》,《收藏》1997年第6期。
20 《初探》 傅嘉儀、羅小紅:《漢長安城新出士秦封泥――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藏封泥初探》,《收藏》1997年第6期。
21 《補讀》 周曉陸、路東之、龐睿:《西安出土秦封泥補讀》,《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2期。
22 《續考》 任隆:《秦封泥官印續考》,《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98年第3期。
23 《中封》 [日]渡邊隆男:《中國の封泥》,二玄社1998年6月。
24 《新泥》 孫慰祖:《新發現的秦漢官印、封泥資料匯釋》,《孫慰祖論印文稿》,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1月。
25 《魯志》 山東省地方史志編撰委員會:《山東省志.文物志》,山東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6 《印風》 黃惇編:《歷代印匋封泥印風》,重慶出版社1999年12月。
27 《遼海》 王綿厚、郭守信:《遼海印信圖錄》,遼海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8 《三則》 王輝:《秦印考釋三則》,《中國古窒印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0年。
29 《珍秦》 肖春源:《珍秦齋藏印.秦印篇》,臨時澳門市政局/文化暨康體部,2000年2月。
30 《秦封》 周曉陸、路東之:《秦封泥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
31 《發掘》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西安相家巷遺址秦封泥的發掘》,《考古學報》2001年第4期。
32 《書法》 傅嘉儀:《西安新發現秦封泥》,《書法》2001年第10期。
33 《考釋》 王輝:《秦印封泥考釋(五十則)》,《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四十周年暨馮漢驥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34 《釋續》 王輝:《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藏秦封泥選釋續》,《陝西曆史博物館館刊》第8輯,三秦出版社2001年。
35 《考略》 劉慶柱、李毓芳:《西安相家巷遺址秦封泥考略》,《考古學報》2001年第4期。
36 《新地》 周曉陸、劉瑞:《新見秦封泥中的地理內容》,《秦陵秦俑研究動態》2001年第4期。
37 《選釋》 王輝:《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藏秦封泥選釋》,《文物》2001年第12期。
38 《西大》 西北大學文博學院:《百年學府聚珍:西北大學歷史博物館藏品選》,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39 《上封》 孫慰祖:《中國古代封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40 《新官》 周曉陸、陳曉捷:《新見秦封泥中的中央職官印》,《秦文化論叢》第9輯,西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
41 《新獲》 劉慶柱:《新獲漢長安城遺址出土封泥研究》,《石璋如院士百歲祝壽論文集――考古.歷史.文化》,南天書局2002年。
42 《印集》 傅嘉儀:《新出土秦代封泥印集》,西泠印社2002年。
43 《書集》 劉正成:《中國書法全集.篆刻先秦笠印》,榮寶齋出版社2003年2月
44 《三地》 王輝:《釋秦封泥中的三個地名》,《秦文化論叢》第10輯,三秦出版社2003年。
45 《相家》 [日]平出秀後:《新出相家巷秦封泥》,藝文書院2004年12月。
46 《於京》 周曉陸、陳曉捷、湯超、李凱:《於京新見秦封泥中的地理內容》,《西北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47 《在京》 周曉陸、劉瑞、李凱、湯超:《在京新見秦封泥中的中央職官內容》,《考古與文物》2005年第5期。
48 《五十例》 陳曉捷、周曉陸:《新見秦封泥五十例考略――為秦封泥發現十周年》,《碑林集刊》第11輯,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49 《西見》 馬驥:《西安新見秦封泥及其斷代探討》,《碑林季刊》第11輯,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50 《里耶》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里耶發掘報告》,嶽麓書社2007年1月。
51 《匯考》 傅嘉儀:《秦封泥匯考》,上海書店2007年8月。
52 《問陶》 路東之:《問陶之旅――古陶文明博物館藏品掇英》,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3月。
53 《六舟》 童衍方:《釋六舟舊藏漢封泥拓本冊概述》,《西冷印社》2008年8月。
54 《汝南》 王玉清、傅春喜:《新出汝陽郡秦漢封泥集》,上海書店2009年6月。
55 《寒金》 王獻唐:《寒金冷石文字》,青島出版社2009年8月。
56 《觀一》 [日]瀨川敬也:《觀峰館所藏封泥》,《觀峰館紀要》第5號2009年10月。
57 《璽印》 周曉陸:《二十世紀出土璽印集成》,中華書局2010年l月。
58 《大連》 郭富純:《大連古代文明圖說》,文史出版社2010年6月。
59 《新出》 楊廣泰:《新出封泥匯編》,西泠印社2010年9月。
60 《觀二》 [日]瀨川敬也:《觀峰館所藏封泥(二)》,《觀峰館紀要》第6號2010年10月。
61 《青泥》 邵旭閔、彭德編:《青泥遺珍.新出戰國秦漢封泥特展圖錄》,西泠印社2010年11月。
62 《述略》 李中華:《東滿所藏中國封泥述略》,《青泥遺珍.戰國戰國秦漢封泥文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泠印社2010年11月。
63 《調查》 馬驥:《西安近年封泥出土地調查》,《青泥遺珍.戰國秦漢封泥文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泠印社2010年11月。
64 《菁華》 許志雄:《鑒印山房藏古封泥菁華》,河南美術出版社2011年4月。
65 《臨淄》 范正紅:《西漢“臨淄翠印”封泥同文異印現象探討》,《西泠印社》2011年3期。
66 《觀三》 [日]瀨川敬也:《觀峰館所藏封泥(三)》,《觀峰館紀要》第7號2011年10月。
57 《郡官》 孫慰祖:《官印封泥所見秦郡與郡官體系》,《西冷印社》2011年10月。
58 《酒餘》 周曉陸:《酒餘亭陶泥合刊》,藝文書院2012年4月。
69 《郎郭》 侯廷生:《甘丹出現時間及嬉變為“郎郭”的新證》,《郎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
70 《圖錄》 《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館藏秦封泥圖錄》,《唐都學刊》2012年6期。
71 《選考》 陳曉捷、周曉陸:《文雅堂藏秦封泥選考》,《咸陽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
72 《秦選》 楊廣泰:《秦官印封泥著錄史略》《新出土秦漢封泥選》,《東方藝術.書法》2013年2月下半月總第272期。
73 《職地》 王偉:《秦窒印封泥職官地理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4年12月。
74 《二十則》 王偉:《文雅堂藏新品秦封泥考釋(二十則)》,《中國文字研究》第21輯,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年
75 《精品》 西泠印社美術館:《古代封泥精品展》,西泠印社美術館2015年5月。
76 《新選》 楊廣泰:《新出陶文封泥選編》,文雅堂2015年7月。
77 《山全》 呂金成:《山東書法全集.封泥》,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8月。
78 《悠悠》 後曉榮:《悠悠集――考古文物中的戰國秦漢史地》,中國古籍出版社2015年3月。
79 《秦研》 龐任隆:《中國書法與篆刻.秦封泥研究》,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12月。
80 《濟博》 李曉峰:《濟南市博物館館藏精品.封泥卷》,山東美術出版社2016年4月。
81 《秦業》 蔡慶良、張志光:《秦業流風:秦文化特展》,台北故宮博物院2016年4月。
82 《簡博》 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中心編著:《里耶秦簡博物館藏秦簡》,中西書局2016年6月。
83 《奴盧》 劉樂賢:《談秦封泥中的“奴盧”,《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李學勤先生八十壽誕紀念論文集》,中西書局2016年12月。
84 《十五則》 王偉:《新見秦地名封泥選釋(十五則)》,《出土文獻》第10輯,中西書局2017年4月。
85 《X光》 [日]谷風信:《利用X光照片研究中國古代封泥》,《第五屆“孤山證印”西冷印社國際印學峰會論文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17年版。
86 《冰齋》 魏傑:《冰齋魏傑藏秦封泥》,《金石研究》第1輯,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7年8月。
87 《泥選》 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秦封泥選》,《書法》2017年第10期。
88 《陝北》 許靜洪、許雲華:《陝北歷史博物館藏窒印封泥選》,西泠印社2018年8月。
89 《大系》 任紅雨:《中國封泥大系》,西泠印社2018年11月。
90 《胡家溝》 許衛紅、張楊力錚:《陝西秦咸陽城胡家溝建築遺址》,《中國重要考古發現2017》,文物出版社2018年。
91 《字博》 李振洲:《中國文字博物館館藏秦代封泥鑒賞》,《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年第12期。
92 《山房》 許雄志:《鑒印山房藏古封泥選粹》,鑒印山房2019年版。
93 《搬珍》 孫慰祖:《新出封泥撤珍》,《問印》(第一卷),西泠印社2019年5月。
94 《長安》 供名:《長安新出秦封泥》(原拓本)。
95 《西博》 李超:《秦封泥與封檢制度》,《考古與文物》2019年第4期。
---
劉瑞:《秦封泥集存》(全2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3月。
ISBN:978-7-5203-5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