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

20231224《楚系簡帛文字考釋方法研究》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20231224《楚系簡帛文字考釋方法研究》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673956207


【前言】

藉由整理,把有興趣的簡帛書籍看一看讀一讀,是我的日常。

如果內容不多的話,使用資料庫時,我會建議把左上角的「每頁筆數」設定多一點,用瀏覽的方式來看節次、標題或內容。

「引得市」創立即將進入12年,累計552種文獻。

今天是平安夜,沒有去玩耍。照舊發開箱文,2023即將過去,新的一年我們會繼續努力更新內容,請大家多宣傳,繼續衝高訂閱數!謝謝!




字列 170

缺字 0

總字列 170






【使用方式】

進入引得市,選單「論文著作▼」→「章句目錄▶」→「出土文獻與古文字▶」→

選擇「楚系簡帛文字考釋方法研究」,或直接輸入網址:

http://www.mebag.com/index/chuxi_jianbowenzi_kaoshifangfa/list.asp



【《楚系簡帛文字考釋方法研究》凡例】

1、本文的研究範圍爲戰國楚系簡帛文字,也包含楚系文字中的其他手寫文字。爲便於稱引,在行文中或將這些資料統稱“楚系簡帛”或“楚簡帛”,將本文討論的文字統稱“楚系簡帛文字”或“楚簡帛文字”,如涉及特殊文字資料隨文說明。


2、文中涉及的楚簡帛字形,多徑引自較清晰的圖版,若相關內容涉及不同圖版的差異問題則隨文說明。一些早期的楚簡圖版不甚清晰,或附摹本,摹本主要引自滕壬生先生《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一些引文時代較早,文中涉及到的字形或爲作者摹寫,或採用清晰度不高的圖版,本文在不影響引文觀點的前提下,或將原文章中涉及的字形替換爲較清晰的圖版(或自摹本),以方便閱讀。

3、本文引用楚簡帛字形或辭例時,採用簡稱標注出處,可參文後“楚簡帛全稱簡稱對照表”。引用其他古文字字形或辭例時採用學術界通行的稱引方式。


4、文中引用的釋文一般用通行字寫出,不嚴格按簡文字形隸定,如“㠯”徑寫作“以”、“丌/亓”徑寫作“其”。釋讀上有爭議的字僅作隸定,難以隸定的字用簡文圖片表示。


5、文中引用的楚簡帛釋文,主要參考《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合集》(一~五)《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集釋》以及清華簡、安大簡整理報告。文中引述原整理者的釋文、注釋、觀點等,皆用“整理報告(整理者)認爲(指出、謂)”的方式稱引,特殊情況隨文說明。


6、一些常見期刊、輯刊(如《古文字研究》《簡帛》《簡帛研究》《出土文獻》《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及論文集,在注釋中一般不標注編者或作者。常見的學術網站,在注釋中以簡稱標注,如“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簡稱“簡帛網”,“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簡稱“復旦網”等。


7、因文中內容多爲對以往經典考釋例的總結,故其中一部分(如“𬚆”“s053-075”的考

釋)已有多位學者作出相關梳理和總結(如李天虹先生《楚國銅器與竹簡文字研究》、單育辰先生《楚地戰國簡帛與傳世文獻對讀之研究》等著作以及不少相關的單篇論文),本文多有參考。限於文章體例和梳理過程中側重的不同,本文未能俱引,懇請各位學者海涵!因學識和能力有限,本文對楚簡帛文字考釋方法的分類、討論可能不夠準確、全面,對相關研究成果的徵引、轉述或有疏失,懇請各位學者批評指正!






20231224《戰國簡帛字跡研究——以上博簡為中心》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20231224《戰國簡帛字跡研究——以上博簡為中心》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673953710



【製作說明】

選單內容分類中有「上編 戰國簡帛字跡研究」和「下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九)字跡研究」簡化為「上編」與「下編」。

如果內容不多的話,使用資料庫時,我會建議把左上角的「每頁筆數」設定多一點,用瀏覽的方式來看節次、標題或內容。

今天是平安夜,沒有去玩耍。照舊發開箱文,2023即將過去,新的一年我們會繼續努力更新內容,請大家多宣傳,繼續衝高訂閱數!謝謝!


字列 186

缺字 0

總字列 186





【使用方式】

進入引得市,選單「論文著作▼」→「章句目錄▶」→「出土文獻與古文字▶」→

選擇「戰國簡帛字跡研究——以上博簡為中心」,或直接輸入網址:

http://www.mebag.com/index/zhanguojianbo_zijiyanjiu/list.asp



【《戰國簡帛字跡研究——以上博簡為中心》前言】

古文字字跡的研究最早應用在甲骨文上,後來居延、武威漢簡出土,一些學者開始注意到漢簡中不同的字跡對應不同抄手的情況。近年來,由於大批戰國簡帛的出土,越來越多的學者對戰國文字的字跡開始加以關注。


甲骨文字的研究起步較早,其發展也較戰國簡自字成熟。戰國簡帛字跡的研究僅處於起步階段,對字跡研究的層面多限於劃分其所對應的書寫者,主要成果限於利用不同抄手所寫的字跡對竹簡進行分篇、編聯及拼合等,研究方法也不成系統。目前,對戰國簡帛字跡(以及其他古文字字跡)進行研究的主要障礙是:對字跡特徵的描述較難,常常有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尷尬;對字跡特徵的描繪性詞語模糊不清,如對字跡的分類常用“風格”、“書風”"等詞語;對字跡特徵所對應的抄手的判斷較為機械。相關討論多在於區別不同抄手對應的不同字跡,但對同一抄手所寫出的不同字跡以及不同抄手所寫的不同字跡之間的關聯,則很少有人討論,等等。


在本書中,我們對古文字材料中的字跡研究是借鑒現代筆跡學中對筆跡特徵進行分類的方法而進行的研究。由於古文字材料中的文字符號形象與現代漢字的符號形象有所不同,書寫工具與書寫載體也都有很大差別,這就使得我們對古文字字跡的研究不能完全照搬現代筆跡學的原理,要根讀不同書寫工具、不同載體上的文字形象做具體的分析。我們不僅注意區分不同字跡的差異,以此劃分不同抄手,同時也觀察不同字跡相互間的共性,尋找這些不同抄手間的聯繫。我們不僅注意尋找竹簡中的相同字跡,同時也注意觀察同一抄手的字跡變化。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抄手群的共性特徵、抄手的個體特徵、文本抄寫方式進行研究,為古文字的考釋、先秦典籍的傳抄與流傳的研究提供一個新視角。


利用字跡對古文字進行研究,不僅需要對古文字字形熟練掌握,分析這些文字的書寫情況以及不同載體上的文字形成的不同特徵,同時要對這些載體的材質性能有所瞭解,這些都是影響字跡形態的重要因素。若能結合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字跡在古文字研究中會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古文字研究的進步,古文字字跡學將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主要是對古文字字跡研究的歷史和發展做了總結,對戰國簡帛字跡的書寫狀況進行了考察,系統地總結出戰國簡帛字跡的特徵和研究方法,以及利用字跡對戰國簡帛進行研究的意義。下編是運用上編所總結出的戰國簡帛字跡研究方法,對已公佈的上博各篇(一至九冊)竹簡上的字跡特徵進行詳細分析的個案實例。本書所收集的資料截至2013年12月30日。上文已述,由於利用字跡對戰國簡帛進行研究尚屬初級階毆,戰國文字異寫現象頻見,一些文字的異寫也許與時代有關,我們還不能通過字跡對這些文字寫法的時間分界線做出判斷。戰國簡帛文字材料較多,古書類竹簡的字跡情況較為複雜,至今,我們發現的古書類竹簡均是有所憑依的抄本,這些非自述類字跡很容易受到其所抄寫的底本影響,從而使這些較本上的字跡特徵發生變化。我們雖然利用字跡的地域特徵對戰國古書類竹簡的底本情況作了分析,但是對這些抄本所憑藉的底本文字情況還不是很瞭解,這裏僅能做一些推測。本文僅是利用字跡對古文字進行的初步整理與研究,必定有許多不成熟的想法。希望拋出這本小書以引各位學者的興趣,為古文字字跡研究領域作出更大的貢獻。



【《戰國簡帛字跡研究——以上博簡為中心》後記】

這本小書是在我的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的,除部分章節有所添加修改,主要加入了上博九的各篇字跡分析。我於2012年6月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衷心感謝白於藍、陳偉、陳偉武、李守奎、林語、劉釗、吳良寶、姜振武、徐在國、徐正考、張世超幾位先生提出的寶貴意見。


我自2003年考入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讀研,師從吳振武教授,無論在生活土,還是學業上,先生都給予了我莫大的寬容、理解與關懷。我的博士論文中涉及筆跡學原理較多,就必然需要收集各類現代筆跡學著作用以參考,這類書籍想要看到十分不易。除我在中國刑警學院學習時得到部分書籍外,吳老師也費心託人為我四處收集,先生為我所借到的筆跡書籍內容詳實、豐富,為我撰寫相關簡帛字跡理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在我讀研期間,馮勝君教授就是我碩士畢業論文的協助指導老師,我的碩士畢業論文就是利用字跡對郭店簡進行的研究,當時尚未有系統的與字跡研究相關的著作,而郭店簡的字跡研究應該做什麼、怎麼做、能做出什麼都是未知數,我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開始了對郭店簡字跡研究的嘗試,而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馮師給予了我無限的支持與鼓勵,使我能夠在這一領域得以繼續深入地研究。2007年,我考入馮勝君老師門下攻讀博士學位,並準備做戰國簡帛字跡的相關研究,在與老師的多次討論中,最終確定博士論文將以上博簡字跡為研究中心。博士論文答辯前夕,正值馮師在美國進行學術交流,馮師無時無刻不關心著這篇小文的進展,我的論文都是用電子版傳給老師審閱的,這類論文在電腦上翻閱是十分不便的,即使這樣,老師對論文還做了逐字還旬的修改,並很快回覆了我。同時,本書也是蒙馮師推薦才得以出版。


兩位老師為我的付出,學生的感激之情已不是隻言片語所能表達。


周寶宏老師是我大學本科的老師,是他帶領我進入了古文字的殿堂。


程少軒、蘇建洲等先生為我提供了很多資料。

本書受到“吉林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費”(2012BS057)的資助,亦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簡帛學大辭典”(14ZDB027)的階段性成果。特此致謝!





【《戰國簡帛字跡研究》部份摘錄】

****************************************


  從刻寫材料上看,甲骨文契刻所用的載體爲質地堅硬的龜甲或獸骨,刻刀在這種材質上刻劃受到一定阻礙,這種阻礙影響了字跡的變化,從而使甲骨文字體發展成一種契刻式的字體。我們今天所見到的甲骨文大多是出於河南安陽的商代甲骨,小部份西周甲骨則大多出於陝西岐山。兩個時代的甲骨不僅發現地不同,風格也迥然有別。


  從刻寫方式上看,殷墟甲骨字跡的豎畫往往是自下而上逆刻的,整個字又是自內向外推刻的,這些特徵我們都可以從甲骨文刻痕的凹槽坡度上看出。當契刻過程中出現縱橫相間的筆畫時,許多刻手因不便轉動刻刀而改成先將平行筆畫依次完成;契刻橫畫時將甲骨片調轉90度,再按豎畫的方法推刻(圖二)。(47頁)


****************************************


    金文中鑄造類銘文字跡特徵主要體現在筆畫相接處沒有尖銳的折角痕跡,這是因爲銅水流動於範內折角處造成的效果(圖五:1-4)。鑄造銘文雖大多能反映出墨書的痕跡,但是其字跡的附加成分大大多於刻劃文字。字跡附加成分是既不反映書寫者的書寫技能,也不反映書寫習慣,是來自書寫者的主觀因素和書寫的客觀條件對書寫過程的干擾加給字跡的。鑄造銘文往往加入書寫者的主觀意識,帶有修飾性地對字跡進行改造,有目的地改變了字跡,掩飾了書寫者實際的書寫技能與習慣,如金文可以通過雙鉤方式刻範等等。鑄造類銘文由於是製範鑄造,所以一般來說在同一篇銘文中不會有不同書寫者的字跡,一般來說也不會出現對銘文進行修改的痕跡。(49頁)


****************************************


    金文中刻劃字跡在刻(劃)寫時的承受材料較甲骨更爲堅硬光滑,對刻刀的反作用更大,從而阻礙和干擾書寫活動的正常進行。書寫工具與承受物之間的摩擦程度不同,對字跡的影響也不一樣。刻劃文字對字跡的干擾主要是書寫條件變化而書寫者對其未能很好的適應造成的。刻劃字跡反映出的情況就比較複雜,有些是劃刻而成,有些是鑿刻而成,因爲不同刻工刻寫技能不同,他們對刻刀的控制能力也不一樣,刻痕特點也就不同。刻劃類字跡在較長的轉折筆畫中,折角較爲明顯,或改成兩筆相接刻劃,交接處以及交叉處較爲生硬或者折角明顯,常常出現斷筆現象(圖八:1、3)。刻工的刻寫水準越高,克服、適應不利條件影響的能力越強,字跡變化也就越小,並且能在原來字形基礎上做藝術加工(圖八:2);刻工的刻寫水準越低,克服、適應不利條件影響的能力越弱,字跡變化也就越大,此類字跡常出現在兵器等銘文中。(圖八:3)(50頁)


****************************************


    通過對出土竹簡製作工藝的考察,我們認爲抄手的文化水平在當時相對一般人來講應該不算很低。竹簡獲取成本高,其修整刨治並非易事,需要的工序比較複雜,竹簡還要編聯成冊,這些材料並非誰都可以擁有。尤其是對抄寫這一工作而言,本身目的性很強,作爲隨葬品的書籍,也能證明其爲珍貴之物。不太可能把這樣的一項工作交給文化水平較低甚至粗心大意或缺乏責任心的人來做。傳抄書寫必然按一定的程式,其中出現的一些錯誤只能算是偶然現象,並且存在許多與文化水平無關的其他因素。(119-120頁)


****************************************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20231214第一次點外賣(中國山東)

20231214第一次點外賣(中國山東)

在中國山東
人生第一次點外賣「五花肉泡菜鍋」
低溫 有點雨 雪
辛苦送外賣人員







Ps東西太鹹 想點番茄蛋飯

2023年12月17日 星期日

20231217《嶽麓書院藏秦簡(肆-柒)文字編》字頭索引數位化完成

 20231217《嶽麓書院藏秦簡(肆-柒)文字編》字頭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672751156


【資料庫訂閱制】

20210903「語文辭典」2021.9.6(一)實施訂閱制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1/09/20210903202196.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406542561

支付訂閱費用方法管道與「捐贈方式」相同。另須截圖回傳告知,信箱為:index2012.7@gmail.com







【製作說明】

「秦簡」一直是筆者長期研究的對象,有出版新的內容,當然是會用最快的方式來作處理。以「筆畫檢索表」為基礎,再逐頁對照校正、造字補充。希望大家同時也能盡早享有快速查詢的便利。


《嶽麓書院藏秦簡(肆-柒)文字編》是12月第五種文獻,也是「引得市」總數第550種文獻。



字列 1120

缺字 7

總字列 1127


筆畫檢字表(666-671)





【使用說明】

進入引得市,上方選單「工具書▼」→「語文辭典」

網址:https://www.mebag.com/index/main/list.asp



【《嶽麓書院藏秦簡(肆-柒)文字編》校正備忘】

字頭 頁碼 索引頁頁碼 備忘

𥨪(窮) 0316 0670 非317,頁碼應是316



【《嶽麓書院藏秦簡(肆-柒)文字編》前言】

早在2017年編輯出版《嶽麓書院藏秦簡(壹—參)文字編》時,我們就曾與出版社商量,隨着嶽麓秦簡的整理進展,繼續編撰後續各卷的文字編以供學界參考。2022年,《嶽麓書院藏秦簡(柒)》正式出版,是為嶽麓秦簡的最後一卷,標誌着嶽麓秦簡的整理出版工作已全部完成,也為我們編撰《嶽麓書院藏秦簡(肆—柒)文字編》提供條件和可能。


其實,在每卷嶽麓秦簡整理出版的過程中,整理小組成員中都有專人負責字頭的搜集和分類編排,一直在為文字編的編輯出版作準備。現在提交的這部書稿,也可以說是自2017年以來,整理小組成員不斷努力、認真編排,向學界提供的一份《嶽麓書院藏秦簡》(肆—柒)的文字整理報告。


嶽麓秦簡從第肆卷到第柒卷的内容都是秦代法律文獻中的律令文本,其中除第肆卷分兩組公佈亡律、田律、金布律、繇律、奔警律等19種律文之外,其他主要是有關秦令的令文。但由於大多數令文歸屬並不明確,其簡文到底是律還是令並不容易確定。故我們給這些律令文獻分卷的主要依據是簡的形制和文字的字體差異,同時盡量參考簡牘卷册復原的可能性,再根據律令條文的内容屬讀來編排順序。因此,我們給嶽麓秦簡第肆卷以後的各卷内容分别定名『秦律令(壹)』『秦律令(貳)』『秦律令(叁)』和『秦律令(肆)』,以分别對應《嶽麓書院藏秦簡》第肆、伍、陸、柒卷。


儘管嶽麓秦簡上述四卷的内容都是秦律令文獻,但每卷簡文的書體並不相同,有規範整飭者,有古拙厚重者,亦有靈動秀逸者,可以說是風格各異、各擅勝場,而這就讓同一個字頭下的文字形體具有豐富性、多樣性的特點。但由於這些律令文獻抄寫的具體時間先後無法確定,故我們在字頭排序時多只能根據其字頭在卷中出現的先後來確定其次序,而這並不代表其字體書寫的時間先後。


本書的編選主要遵循以下三個原則:一是窮盡性原則,即盡量搜集所有字頭,全部按《說文解字》的體例進行編排;二是完整性原則,即盡量選擇比較完整的字頭,凡僅存筆畫或文字無法確認者,概不收入;三是保真性原則,即全部選用紅外線圖像,力求字形筆畫的清晰保真,或有筆畫不清晰者,亦不填不補,以確保其文字形體的原始面貌。


本書所有字頭都剪裁自《嶽麓書院藏秦簡》第肆至柒卷的紅外線圖版。圖版最初都作了去背景的消影處理,但後來發現消影處理的效果並不理想,故在不影響文字形體清晰的情况下,統一添加同一色調的底紋。這雖然不是原簡的背景色,但相對比較版式統一而更便於觀覽。


參加本書編輯的有謝偉斌、周俊卿、李蓉、陳守琪、陳鳳、郝婧嫻、繆璿、張瀛兮等同學,其中謝偉斌、周俊卿、李蓉三位在讀博士負責全書的文字編排和審圖,其他五位在讀碩士負責文字的摳圖和消影處理,最後由謝偉斌負責全書的匯總統稿和編校。可以說,本書的編撰是各位同學共同努力、通力合作的成果◦對每個同學來說,這既是一次難得的學術歷練,也是各位同學在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之一。


本書在編撰過程中得到上海辭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責任編輯趙航的高度負責和傾心參與,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本書的編撰品質和學術水準,在此謹致衷心的感謝!


陳松長

二〇二三年七月十日記於長沙



【《嶽麓書院藏秦簡(肆-柒)文字編》凡例】

一、本書資料來源,以公佈的《嶽麓書院藏秦簡》第肆至柒卷為基礎,取紅外線掃描原件,經過重新整理編輯合成。彙編文字以筆畫清晰、形體特徵鮮明為錄入原則,字形殘泐不堪、字跡模糊者不予收入。彙編之字嚴格按照紅外線圖版掃描原件,經過電腦處理,對開裂的文字進行拼合,不添不改,盡量保持字形原貌。


二、本書包括正文和附錄兩部分。正文部分由單字、未識字、合文、符號等組成,其中符號僅選錄每類有代表性的對象。附錄包括拼音檢索表、筆畫檢索表。


三、本書按《說文解字》部首分卷,共分為十四卷,收錄已識或可以隸定的文字,字頭排列以《說文》為序,不見於《說文》的新附字則附於相應部首之後並標注星號(*)。凡《說文》所載之字,均以楷體字為字頭,字頭下一欄出《說文》小篆字形。若《說文》無則空缺,以示區別。


四、本書單字每一字頭為《說文》隸定字,每一字形下的說解包括該字頭所屬卷數、組別、簡號和辭例。同一字頭下,原則上統一按照《嶽麓書院藏秦簡》第肆至柒卷的卷數、組別和簡號先後順序排列(J字頭簡排至數位簡後,部分根據圖片長短略有調整)。未識字和合文、符號,亦均按其所屬簡號先後順序排列。


五、本書辭例一律從《嶽麓書院藏秦簡》第肆至柒卷中所出釋文,間採各家考證之說。辭例繁體豎排,同時盡可能採用通行字體。異體字、假借字以及原簡字跡清晰而未能釋出者,皆依原字形隸定。


六、本書辭例多為二至四字,其中部分人名、地名、官名、無法組詞或者簡文僅存一字者,辭例為一字◦部分律名、罪名等辭例為五字以上。


七、本書附錄中拼音檢索表按字頭讀音為準編製,筆畫檢索表的筆畫計算和筆畫順序參考《漢語大字典》編排。



【資料庫訂閱制】

20210903「語文辭典」2021.9.6(一)實施訂閱制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1/09/20210903202196.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406542561

支付訂閱費用方法管道與「捐贈方式」相同。另須截圖回傳告知,信箱為:index2012.7@gmail.com



TAG:秦代 秦系 簡牘 古文字



【延伸閱讀】

20180321《嶽麓書院藏秦簡(壹-參)文字編》索引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18/03/20180321.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34802604


20191224《嶽麓書院藏秦簡》(壹)至(伍)釋文索引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19/12/20191224.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99214205


20231217《戰國楚簡文字編(非古書類)》字頭索引數位化完成

20231217《戰國楚簡文字編(非古書類)》字頭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672740783


【資料庫訂閱制】

20210903「語文辭典」2021.9.6(一)實施訂閱制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1/09/20210903202196.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406542561

支付訂閱費用方法管道與「捐贈方式」相同。另須截圖回傳告知,信箱為:index2012.7@gmail.com



【製作說明】

索引在2021年其實已經接近處理完成,因故延遲到今日再做最後收尾工作,內容論文的「筆畫檢字表(1191-1210)」,再依照頁碼排序逐字對照,增補修正內容(包含合文)。補上unicode、缺字以及構字式,大約有200多列缺字新造,另一協作者名為「土撥鼠」。


2018年我們曾經製作《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編》與《曾文字編》索引,今天發布的索引,字例更多,讓「曾侯乙墓」文字字例有更多的呈現。


字列 2297

缺字 1367

總字列 3664








【使用說明】

進入引得市,上方選單「工具書▼」→「語文辭典」

網址:https://www.mebag.com/index/main/list.asp


【《戰國楚簡文字編(非古書類)》校正備忘】

字頭 頁碼 備註

s140-129 0085 「艸土付」改「艸付土」

s140-374(藤) 0089 「艸貝火廾」改「艸貝八卉」

𡨣(牢) 0110 「宀牧」以「𡨣」替

s040-525(單) 0136 「宀單」改「宀單口」

s077-078(踐) 0184 「止戔」改「戔止」

s181-024(戴) 0209 「之頁」改「㞢頁」

0341 「肉肉」改「朒」

s148-029(解) 0349 「角刃牛」改「角牛刃」

s112-011 0749 未列字頭

s069-026(慎) 0813 「十斤診」改「土言斤㐱」

s159-049 1033 「車厭」改「厭車,厂猒車」


【《戰國楚簡文字編(非古書類)》凡例】

一、收字範圍

截至目前,非古書類戰國楚簡正式刊布的材料共計17種,未正式刊布的材料共計14種,後者有部分原簡或摹本行世的有9種。其中,馬山簽牌、藤店簡因發掘報告所附圖版清晰度不佳,秦家咀、范家坡簡現只存《楚系簡帛文字編》摹本,兔子山簡殘損較嚴重,發掘報告所附圖版的書寫風格似與楚文字略異,茲不予收錄。因此本字編暫收錄21種非古書類戰國楚簡,略依時代先後排序(時代不能明確者以發掘時間爲序,附於最後),依次爲曾侯乙、葛陵、望山橋、天星觀、信陽、望山、安崗、包山、嚴倉、仰天湖、唐維寺、夕陽坡、丁家咀、塌冢、曹家崗、熊家灣、高臺、楊家灣、五里牌、磚瓦廠M370、里耶。釋文以《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註1)及相關發掘簡報爲底本,字形來源(註2)如下:


1.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湖北省博物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合集(三)曾侯乙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年。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合集(二)葛陵楚墓竹簡長臺關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

3.荊州博物館:《湖北荊州望山橋一號楚墓發掘簡報》,《文物》2017年第2期。

4.宋鎮豪主編:《中國法書全集:先秦兩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荊州博物館:《荊州重要考古發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5.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合集(二)葛陵楚墓竹簡長臺關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

6.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黃岡市博物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合集(四)望山楚墓竹簡曹家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望山楚簡》,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7.王先福主編,襄陽市博物館、老河口市博物館編:《老河口安崗楚墓》,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年。

8.李世俊、羅丹青主編,王祖龍編著:《包山楚簡(中國書法藝術典藏·簡牘藝術)》,北京:書法出版書社,2016年。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9.李天虹:《嚴倉一號楚墓遣冊記載的家居用席》,《文物》2017年第9期。

10.湖南省博物館等:《長沙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11.趙曉斌:《荊州棗林鋪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簡帛》第19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12.宋少華、張春龍、鄭曙斌、黃樸華:《湖南出土簡牘選編(一)》,長沙:嶽麓書社,2013年。

13.武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簡帛研究中心:《湖北武漢丁家咀M1、M2出土戰國楚簡》,《文物》2015年第6期。

14.湖北省文物局、湖北省南水北調管理局:《沙洋塌冢楚墓》,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年。

15.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黃岡市博物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合集(四)望山楚墓竹簡曹家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年。

16.趙曉斌:《荊州棗林鋪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簡帛》第19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17.蔣魯敬、劉建業:《湖北荊州高臺戰國古井群J67出土楚簡初探》,《簡帛》第12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18.湖南省博物館等:《長沙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19.商承祚:《戰國楚竹簡匯編》,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

20.滕壬生、黃錫全:《江陵磚瓦廠M370楚墓竹簡》,《簡帛研究200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2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秦簡(壹)》,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


二、字編體例

(一)正編

1.依照大徐本《說文解字》分爲十四卷,亦以其字頭爲序。見於《說文》者,首列小篆字頭,偶有大徐本未見而存於他本的現象,則補以他本小篆字頭,並通過按語進行說明;次列楷書字頭,下設二級字頭,用以標示異體,或對字形進行隸定,或以“<>”標注形近而混的訛字。不見《說文》者右上角標以*號,附於相應部首之下,並以除去部首的筆畫數爲序,若筆畫數相同則以除去部首的筆順(橫豎撇點折)爲序。

2.同一字頭下的字形通過另起一列的方式據形分類,同一類型的字形按照時代、簡序、字序依次排列。

3.字形圖片標注出處,依次爲材料簡稱、簡序、字序。材料簡稱參照繁簡稱對照表。簡序若無特殊說明均採用整理者編號,僅將格式調整爲三位數,反面統一標注“反”,正面不另行說明。其中五里牌簡序源自《戰國楚竹簡匯編》,仰天湖簡序源自《長沙楚墓》,塌冢簡序源自出土編號,楊家灣按照《長沙楚墓》圖版先後編序,天星觀卜筮祭禱簡簡序源自朱曉雪《天星觀卜筮祭禱簡文整理》,遣策簡按照《荊州重要考古發現》圖版自右向左編序。字序自簡首出現的第一個字起始,有明顯字迹殘存者算爲一字,卦畫亦算入計數,標識符號不計數,字迹不明顯者是否算入字序視情況而定。如“曾侯乙001·01”表示曾侯乙墓第1號簡第1個字。

4.葛陵簡的拼合參照《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合集(二)葛陵楚墓竹簡長臺關楚墓竹簡》。若兩簡拼合,拼合處的字形標注兩簡簡序,字序計數一般在上簡,若字形多留存在下簡,則計數在下簡。

5.出於反映字形原貌的目的,有原簡者在對比現有圖版的基礎上擇優而從,盡量以原簡字形圖片的形式呈現,若採用摹本,則在字序後面標注“摹”,以與原簡圖片區別。

6.字形圖片按原有比例進行縮放,因此不能反映原簡字形大小。

7.字形盡可能嚴式隸定,但修飾性筆畫一般不予隸定,結構變化通過字形分類體現。

8.本文字編爲窮盡式收錄,字形不避重複,悉數盡收。

9.按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1)標注與楚簡字形相合的《說文》重文,《說文》未見字若見於後世字書,則進行標注,但也不能排除同形的可能;(2)訛字及特殊字形附加辭例以備參考;(3)歸字相關說明,例如雙聲符字、字形變化、文字釋讀等。爲行文簡潔,按語引用觀點以“作者+文章發表時間”的形式標注,可結合參考文獻查看相關出處,亦不加“先生”二字。非古書類楚簡刊布時間普遍較早,文字研究成果豐碩,多數未能一一注明,敬祈見諒。


(二)附編

字編附編分爲合文、卦畫、未識字、殘泐字四部分。

1.合文首列合文字頭,按照首字音序依次排序,次列析書的字詞。

2.卦畫以時代、簡序、字序依次排列。

3.未識字收錄無法確釋且難以隸定的字形,以時代、簡序、字序依次排列。

4.非古書類戰國楚簡多殘泐字,但由於體裁的特殊性,辭例較爲固定,根據殘存筆畫和相關辭例,多可辨識爲何字,因此能辨識的殘泐字仍歸正編相應字頭的最後一列,而不能辨識的殘泐字則歸附編的殘泐字。


(三)歸字說明

限於字編篇幅原因,歸字說明是對正編按語的補充說明。


(四)筆畫檢字表

筆畫檢字表以筆畫數爲序,同筆畫數者以筆順(橫豎撇點折)爲序。


(四)參考文獻

文字編釋字廣泛吸收學界研究成果,參考文獻收錄文字編編纂過程中所參考的主要文獻。


(註1)陳偉等:《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年。

(註2)若出現兩者及以上者,字形來源以前者爲主,後者爲輔。








【資料庫訂閱制】

20210903「語文辭典」2021.9.6(一)實施訂閱制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1/09/20210903202196.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406542561

支付訂閱費用方法管道與「捐贈方式」相同。另須截圖回傳告知,信箱為:index2012.7@gmail.com



TAG:戰國 楚系 簡牘 古文字


【延伸閱讀】

20181029《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編》與《曾文字編》索引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18/10/20181029.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47985885


20231217《東周漢字諧聲譜》聲系索引數位化完成

 20231217《東周漢字諧聲譜》聲系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672735780


【資料庫訂閱制】

20210903「語文辭典」2021.9.6(一)實施訂閱制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1/09/20210903202196.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406542561

支付訂閱費用方法管道與「捐贈方式」相同。另須截圖回傳告知,信箱為:index2012.7@gmail.com








【製作說明】

這次發布的是《東周漢字諧聲譜》聲系索引,由於菟製作提供,筆者校正造字。



字列 813

缺字 40

總字列 853






【使用說明】

進入引得市,上方選單「工具書▼」→「語文辭典」

網址:https://www.mebag.com/index/main/list.asp



【《東周漢字諧聲譜》凡例】

1.本諧聲譜據“一頁一表”之原則排版,每頁分左右兩欄。閱讀順序為從上至下,從左往右。

2.本諧聲譜總體上按照“以韻部為經、以聲紐為緯、以聲首為綱、以諧聲為目兼及諧聲層級”的原則排列東周古文字。其中,韻部採用古韻三十部之說,聲紐採用中古三十八紐之說。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聲首是指最小聲符,即正文中“某字聲系”之“某”。對於“某字聲系”,本諧聲譜以“〖〗”號誌之,並用灰色陰影填充。

3.本諧聲譜在排譜上參考了《廣韻聲系》,主要分為正編、音讀待考之聲系、存疑篇三部分。所謂“音讀待考”是指最小聲符之音讀待考,所謂“存疑”是指構形分析存疑。正編和音讀待考之聲系中的每一個諧聲系列根據諧聲層級分為“第一主諧字及其被諧字”“第二主諧字及其被諧字”,以此類推。另外,如有“意符字之不為主諧字者”則附在相應聲紐之後。

4.本諧聲譜中的字頭採用嚴式隸定,且區分異構字。關於異構字的定義,本文採用王寧《漢字構形學導論》之說,即“音義相同、記錄同一個詞、僅僅形體結構不同,而在任何環境下都可以互相置換的字。”對於東周漢字中的“集外字”,筆者使用了FontCreator軟件進行造字、編碼。

5.出於諧聲分析考慮,本諧聲譜雖以“東周”立目,然仍收錄部分非東周文字。對於這些字形,我們以右上標之星號誌之。

6.由於本諧聲譜主要用於音韻學研究,故在古文字“字樣”選取上以東周時段內時代較早、字形較清晰為原則。

7.本諧聲譜中的古文字圖片均按排版需要進行了等比例縮放,已非原大小。

8.本諧聲譜中的古文字出處使用簡稱,具體可參本文“引書簡稱表”。

9.本諧聲譜之“標音”部分主要參考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對見於傳世文獻之字進行中古音韻地位的標注。

10.本諧聲譜中的可言之處,筆者以按語說明。然限於體例,按語盡量精簡。

11.本諧聲譜對“雙聲符字”“變形音化字”“追加聲符字”以“互見”的形式處理,即既見“某字聲系”又見“某字聲系”。

12.對諧聲分析、諧聲層級等有疑問而可以確知最小聲符之字,我們以“暫附於此”處理。

13.本諧聲譜所收東周材料大致截止於2022年12月。



【資料庫訂閱制】

20210903「語文辭典」2021.9.6(一)實施訂閱制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1/09/20210903202196.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406542561

支付訂閱費用方法管道與「捐贈方式」相同。另須截圖回傳告知,信箱為:index2012.7@gmail.com



TAG:春秋 戰國 古文字 通假 辭書


2023年12月5日 星期二

20231205《唐代字樣學文獻數種綜合研究》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20231205《唐代字樣學文獻數種綜合研究》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670600873


【前言】

筆者經常製作一些書籍或博碩士論文的目錄,有些目錄的內容其實並不多,有的不到100列,像這次的目錄只有86列而已。文獻資料的整理並不是一定得處理很龐大的,這些零散的目錄整理起來不必花很多時間。對日後要翻查也能有很大的幫助。


電腦硬碟平時儲存著很多PDF檔案,有些PDF有詳細書籤,有些沒有,「引得市」在主站之外,所建立的目錄資料庫,其實就像是「線上版PDF書籤」,眼睛快速的掃描「標題」,讓我們能快速的理解文獻的內容,進而跳頁瀏覽。


如果沒有這些目錄,可能很多PDF檔案也只會放在硬碟,很少有出場「被看到」的機會。論文中617頁到702頁有一份「論文字形表」,看看之後有沒有時間處理,目前暫時先以目錄索引為主。



字列 86

缺字 0

總字列 86





【使用方式】

進入的「選單」之後會再製作,請先以「網址」進入

https://www.mebag.com/index/tangdai_ziyangxue_wenxian/list.asp








【《唐代字樣學文獻數種綜合研究》摘要】

漢字系統有諸多異於西方字母文字系統之處,異體字就是其中較為棘手的一個。漢字異體字的一個重要來源是源於人們任意書寫而出現的錯訛濫用字體,不過隨著文化發展、漢字使用愈發頻繁,這些字體反而逐步被社會廣泛接受,進而成為特定時期的書寫俗體,有些更演進為異體。史上漢字書寫最為訛亂的時期當屬南北朝至隋唐。唐初太宗時,曾命顏師古等人刊校字樣,以求刊謬正俗,下筆有據。此後更掀起舉國正字之風,史稱“正字運動”。


自唐之正字運動為世人關注,至以《干祿字書》爲代表之一眾字書成為字樣學的研究對象,多渠道還原唐代正字運動的實際情況,對各時期文獻中的俗體異體字作分析和校勘,已為字樣學之相關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幫助。然而受字書佚失,系統研究缺乏,證據短缺,價值不顯等諸多問題困擾,字樣學中的諸多問題仍令當今學者或不能做,或不願做,研究成果甚微。基於此,本文擬對唐代的字樣發展史及是時具有代表性的字樣書作以清晰梳理,以求尋根究底,察衆人之忽略,現字樣之價值。一則在對唐代“正字運動”重新進行梳理的基礎上提出一些新的觀點和看法,為世人在“正字運動”方面已經固化的認知當中提出些許新的認識;二則對異體字之產生、形成和發展作深入分析及研究,對《顏氏字樣》(後文簡稱《顏氏》)、《正名要錄》(後文簡稱《正名》)、《時要字樣》、《干祿字書》、《分毫字樣》等多本字樣書作詳細的校理分析,為俗體、異體的產生建立詳細完整的證據資料庫;三則在已有校理分析的基礎上總結出俗字字形產生的原因、發展途徑、變化規律等,以期為當下漢字中一部分筆劃、部件、部首等書寫問題的出現找到根源和提供參考。


本研究之主體部分共分為八章。第一章為本文的緒論。第二章對字樣學的相關問題進行了闡述。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別對《顏氏》、《正名》、《時要字樣》、《分毫字樣》、《干祿字書》五部字樣學文獻進行了詳細的校理分析和整理研究。第八章為結論。


緒論,首先就研究方向的選擇問題從兩個方面作以解釋;又從字樣學的定義、應用範疇、廣義與狹義之分、字樣書與字書之關係、隋唐字形混亂原因等方面對字樣學的字理問題進行討論;最後,再對研究基礎與方法、論文結構、以及本文所研究的範疇及特殊情況等進行了說明。


第一章,文獻綜述。首先從字樣學研究史入手,自宏觀角度對國內外字樣學領域內相關研究進行論述;之後,再從微觀角度對《顏氏》等五部字樣書的已有研究成果進行整理,並對唐代後期所出現之《五經》、《九經》等字書詳細分析,以求探究字樣書與字書之聯繫。最後更對學界內所涉及之正字運動的相關遺留問題進行討論。


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別對唐代具有代表性之《顏氏》、《正名》、《時要》、《分毫》、《干祿》五部字樣書進行包括作者、背景、內容等多方面的整理研究,并對全部字樣書中的每一條內容作文字與正字功能的分析,以探討字樣書產生及發展的原因和規律。


第七章,在前六章對字樣文獻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對唐代正字運動史的新認識。


本研究之學術價值主要有二點:一、對隋唐時期正字運動及字樣學史之再梳理。俗字,長久以來一直被很多人籠統認為是錯字,於是便常常以錯字處之,忽略了其自身特點及其所承載的歷史價值。人們漸漸淡忘了隋唐時期曾有一場轟轟烈烈的“正字運動”,更不知很多人都曾為這一運動嘔心瀝血,為中國漢字的演變和發展做出貢獻。時至今日有些人甚至連姓名都不曾出現於“正字運動”當中,實是憾事。本研究就是為了通過各種語料及史料的記載,努力將這一時期最真實的情況還原出來,讓塵封的歷史再次展現出來。二、為了能夠探究由正體至俗體的演化過程,本研究將對《顏氏》、《正名》、《時要字樣》、《分毫字樣》、《干祿字書》五部字樣書進行細緻的分析及校理,結合共時與歷時的發展特徵,盡力將有關的漢字字形發展之途徑與規律梳理清楚。


本研究的成果將可用於多個方面,如1)隋唐時期漢字發展史的整理工作。重新對這一時期“正字運動”中的人、書、事進行梳理,更加關注細節及學界已固化認定的內容,這將有助於我們弄清楚更多隋唐正字運動時期的真實情況。2)對漢字字形演變的中古階段作更為細緻的探討。對五部字樣書的分析與校理,有助於從每一個字的變化中發現漢字發展的大體規律,上承上古時期的古代字體,下接近現代漢字的字體結構。這一系列完整的校理對於補充漢字在字體演變歷史上的發展情況有著重要的意義。3)為現代漢字書寫者提供漢字結構書寫訛誤的理據分析及解決方案。無論是小學生還是外國留學生,在初識漢字時,書寫常有偏誤發生。對隋唐時期俗字演變規律的分析與整理,有利於我們找到人類書寫漢字發生偏誤的大體傾向,通過總結規律并制定相應對策,以解決現代人們書寫漢字時所產生的各類字體結構問題。


20231205《秦漢簡帛訛字研究》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20231205《秦漢簡帛訛字研究》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670599353






【前言】

筆者根據原始目錄,逐頁補充增加標題內容製作索引。


《秦漢簡帛訛字研究》作者說:「我們之所以選擇簡帛文字是因為:簡帛是手寫材料,能反映當時社會用字的實際﹔這些資料埋藏於地下,未經後人篡改,保存著古人手寫的真跡﹔具有時代明確、近古存真等優點。

總之,秦漢簡帛訛字研究,對於訛字研究而言,具有一些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而這些有利條件在目前的訛字研究中被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因此,我們整理研究秦漢簡帛中的訛字是可能而且有必要的。」


筆者也藉由數位化的過程,把內容瀏覽一遍。


字列 131

缺字 0

總字列 131




【使用方式】

進入的「選單」之後會再製作,請先以「網址」進入

http://www.mebag.com/index/qinhan_jianbo_eziyanjiu/list.asp



【《秦漢簡帛訛字研究》凡例】

1.凡是吸收的前人及時賢成果,均於文中做出說明或在注釋中注明,不同學者或文章中的觀點若相同或相近,通常只注出所見最早或闢釋最詳明充實的。

2.對於與本文關係不大的論著,只在引用處詳細注明出處,以便學者核對,不再於參考文獻中列出。

3.對於出土文獻材料,我們採用簡稱,後附簡稱表。簡稱儘量使用學界通行的稱說方式﹔首選第一個字,第一個字會引起混淆時使用它字﹔部分簡稱沿襲原書,使用英文大寫字母。例如YM6Dl2反•L1•H7表示尹灣六號漢墓第十二號木牘反面第一欄第七列。

4.某字形有時會在同一號簡或同一行帛書中反復出現,為使所討論的單字對象更加明確,本文在說明待考字出處時,標注到該字是某號簡贖或帛書某行的第幾個字。例如:張•曆6•43表示該字是張家山漢墓竹簡中曆譜圖版的第六支簡第四十三個字。計算字數時,簡文漫漶不清而無法補入者,不計人字數﹔可補入者,計入字數﹔重文計入字數。

5.對所引古文字字形均注明出處,為便於標寫,所注出處多使用阿拉伯數字。

6.於簡帛原字形(即待考字)後加{}注明該字出現的上下文,引文完全按照整理者原釋文錄出,並在其中的待考字下加著重號。

7.在訛字後加〈〉號注出正字,通假字或異體字後加()號注出所通之字或相應的通行字,補出的脫字加[]號。

8.依學界慣例,於引文作者均省去先生這一尊稱。



【《秦漢簡帛訛字研究》前言】

秦漢簡帛是戰國從期秦至東漢時期的竹木簡牘帛書,是秦漢時期的實用文字資料。各地出土的秦漢簡帛已經整理出版的有二十多種,這些簡帛資料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字或書寫方面的錯誤,有時把字寫成另外一個字(稱之為訛別字),有時把字寫得不成字(稱之為訛錯字)。


傳統對於訛字只是局限在正字體角度,將之看作被規範的對象而沒有展開研究﹔歷代學者對訛字的定義和判定整體看來較為混亂﹔秦漢簡帛訛字的考釋存在各種失誤,正確的考釋成果散見於各類書籍期刊當中,無人系統整理。針對訛字理論研究較為薄弱和實踐操作存在不足的現狀,我們全面收集並深入分析泰漢簡帛中的訛字,展開訛字的專題研究。


本書第一章是緒論。介紹了秦漢簡帛及訛字研究的概況,闡述了本書的研究對象、研究目標、研究意義和研究方法。


本書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別從判定、分類、整體特徵、致誤原因和心理學闡釋等幾個方面對訛別字和訛錯字作了探討。

針對目前訛字研究內涵豐富複雜、外延交叉重合的現狀,對秦漢簡帛中的訛字進行逐字分析,以漢字發展演變序列為立足點,從訛字的內涵和外延兩方面著手,建立科學的訛字理論和可操作的判定方法。


根據訛別字典正字在字形、字義上的關係,訛別字典上下文中其他的字在字形、字義上的關係,將訛別字分為五大類。根據訛錯字典相應的正字在形體上的關係,將訛錯字分為兩大類,六小類。


訛別字的整體特種有:偶然性、本體性、時代性、反復性和複雜性等。訛錯字的整體特徵有:外延開放、結構複雜和部份構件寫訛占多數等。


訛字的致訣原因錯綜複雜。整體而言,是由主、客觀原因共同促成的﹔客觀原因是潛在的基本條件,是導致寫訛的誘因﹔而書寫是一種主觀性行為,客觀原因要內化為主觀因素發揮作用。客觀原因主要色括字形本體的原因和所據底本的原因﹔主觀原因主要色括書寫者的心理狀態和思維習慣。


從心理學角度看,將字寫訛受到特定思維方式的影響,比如趨簡心理、聯想思維等等。

本書第四章是綜合比較研究。對訛別字和訛錯字作了比較,對不同性質的文本中的訛字作了比較,對不同時期文本中的訛字作了比較,對出土文獻訛字和傳世文獻訛字作了比較。簡單分析了訛字典秦漢文字系統相互影響、相互制的的關係。



【《秦漢簡帛訛字研究》術語】

1.正字:歷代不同的學者對之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與不同的概念對應,它就有不同的內涵。在本書中正字是與訛字相對的概念,其中與錯字相對的正字是指一定時期或一定地域範圍內的通行的標準字形﹔與別字相對的正字是指契合文意的字形。在本文中與異體字相對的稱為正體字或稱為選用字。

2.構件:漢字的構形單位是構件,也稱部件。當一個形體被用來構造其他的字,成為所構字的一部分時,稱之為所構字的構件。構件有成字構件與非字構件之分。(參王寧《漢字構形學講座》,第32頁。)

3.成字構件:指既能獨立成字,又能參與構字、體現構意的構件。也就是說,當它不作其他字的構件時,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字,與語言中的某個詞對應。(參王寧《漢字構形學講座》,第35頁。)

4.非字構件:指只能依附於其他構件來體現構意,不能獨立用來記錄語言的構件。(參王寧《漢字構形學講座》,第36頁。)

5.造字理據:漢字形體中可分析的意義信息,來自原初造字時造字者的一種主觀造字意圖,稱作構意,也稱造意。造意一旦為使用的群體所公認,便成為一種可分析的客體,稱作造字理據。(參王寧《漢字構形學講座》,第22頁。)

6.簡文:指原竹木簡上的文字。

7.牘文:指原木牘上的文字。

8.帛文:指原縑帛上的文字。

9.釋文:指整理者對簡帛文字的雜定釋讀。一般置於圖版之後,對個別字詞其後還有注釋。

10.待考字:指需要考證的字形,主要是已被釋出和尚未釋出的秦漢簡帛文字。

11.壞字:有人將寫得不成字的字形,即訛錯字,稱為壞字。這無疑會搞亂術語體系。本書所謂的壞字指的是簡帛在久遠的保存年代中因可知和不可知的原因而導致殘泐、模糊、無法識讀的字形﹔或者字形部分殘泐或部分模糊但依據殘留筆劃和上下文文義可以識讀的字形﹔以及抄手寫錯塗去的字形。

12.楷定:指將甲、金、篆、隸等古文字材料,轉寫成我們現在通行的楷書。

這在傳統上稱為隸定,“偽孔安國《尚書序》里有‘隸古定’的說法,指用隸書的筆法來寫‘古文’的字形。後人把用楷書的筆法來寫古文字的字形稱為‘隸定’。”(參裘錫圭《文字學概要》,第78頁。)我們使用“楷定”這個術語,而不用隸定,因為我們研究的秦漢簡帛材料有很大一部分是以隸書或隸草為載體的,我們用楷書轉寫隸書,故稱為楷定更為貼切。


20241004買咖啡集點換鋼筆

  20241004買咖啡集點換鋼筆 https://youtu.be/_u2_dlsnHFQ?si=RGP6zQPP545d8kyt 今天在「全家」用點數卡換了一支鋼筆,十杯咖啡累積十個章,可以換一點,一點的贈品還有玩具、手機電源線等,鋼筆對我來說比較實用。 #全家便利商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