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扁的一隻螞蟻(見證古文字的研究發展)
最近正在製作《古璽彙編》的資料庫,很期待早日完成。因為這個計畫是在2004年自己寫的一篇文章開始,至今已經20年了,同時又想起一件事...
阿良人的研究心得紀錄、藝術創作以及各類生活雜記。
最近正在製作《古璽彙編》的資料庫,很期待早日完成。因為這個計畫是在2004年自己寫的一篇文章開始,至今已經20年了,同時又想起一件事...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18687857659
蛇來運轉風光好(右)
年晉春回氣象新(左)
尚友惜分陰(橫)
在臺灣,以「楚文字」書寫作品或者展覽,相較其他書法字體是非常少的。尤其又用在春聯當中,民眾一定會說:「寫什麼看不懂?」
其實看不懂內容並不是根本原因,「草書」很多人也一樣看不懂,但還是會有人寫成春聯,個人認為,可能是觀看者不知道如何賞析「楚文字」。
以戰國文字來創作,是自己的興趣也是研究的範圍,十多年來也積極推廣,在學校或者「樂齡」書法班。希望戰國文字能更為普及,讓大家欣賞。
「鳥蟲篆」在春秋戰國時期流行,其中〈王子午鼎〉是極具造形美感的例子,筆者創作來源多來自這裡,有書寫楚文字的概念和基礎,才容易進入「鳥蟲篆」的世界,這對春聯句子,就用「楚文字」和「楚文字鳥蟲篆」來完成。
以前以為寫字一定是越寫越好,但是回顧每年寫的春聯,發現其實不一定,何時在高峰?何時開始往下掉,都很難說,寫字和學習各種知識一樣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還是得保持書寫的習慣維持熱度。
2022年曾幫高教授寫「秦文字」的春聯,貼在研究室很多年了。2025是蛇年,用楚文字又是楚文字鳥蟲篆更是應景(個人認為)。非常感謝高教授又讓我有機會創作,對聯是王偉勇教授所擬。
在寄出之前,搶先發個開箱文。高教授是研究古文字的專家,如果有寫錯字也請不吝指教。
「來」楚文字作「來止」形,參《上博五.弟5》例
「運」楚文字作「𥰃」形,參《上博七.武5》例
「轉」楚文字作「辶叀」形,參《上博六.用10》例
「氣」楚文字作「𰟅」形,參《上博三.亙9》例
「陰」楚文字作「侌」形,參《上博二.容29》例
1.上與古人為友。
《孟子‧萬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宋朱熹《陶公醉石歸去來館》詩:“予生千載後,尚友千載前。”
清昭槤《嘯亭雜錄‧滿洲二理學之士》:“近日士大夫皆不尚友宋儒,雖江浙文士之藪,其仕朝者無一人以理學著。”
2.指與高於己者交游。
明李贄《覆耿中丞書》:“僕尚友四方,願欲生死於友朋之手而不可得。”
壓扁的一隻螞蟻(見證古文字的研究發展) 最近正在製作《古璽彙編》的資料庫,很期待早日完成。因為這個計畫是在2004年自己寫的一篇文章開始,至今已經20年了,同時又想起一件事... 2009年3月中旬,筆者向恩師晴嵐先生借出1981年版的《古璽彙編》掃描建檔,當中332頁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