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6《古音匯纂》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992326
【製作說明】
筆者OCR單字漢語拼音索引(11-64),經王博暢兄校正並逐字建立拼音資料,將近二萬列的內容,想必耗時費力。回傳後筆者再造10個缺字完成索引整理。《古音匯纂》的姊妹作《故訓匯纂》的索引,在2015年瑾昀兄的建議下也已上線。〈引得市〉以蒐錄各種漢字相關的研究文獻索引為主,更多文字音韻的資料也可參考網站「古音小鏡」www.kaom.net。
ps:一般主站資料庫把「拼音」資料放在「備註」欄位,使用者若要查詢拼音,可以切換查詢。
字列 18792
缺字 16
總字列 18808
(C~G區/兼容共有7字。)
…
【使用說明】
進入引得市,上方選單「工具書▼」→「語文辭典」
網址:http://www.mebag.com/index/List.asp
【小額贊助】
如果「引得市」曾經幫助到您、而您想以實際行動支持我們的話,歡迎透過以下小額贊助的方式表達支持與鼓勵。無論金額多少都足夠表達您的一份心意。謝謝!
請點擊這裡→→http://www.mebag.com/index/donate.asp
【《古音匯纂》序】(摘錄)
安平秋
《古音匯纂》是宗福邦教授帶領武漢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團隊繼《故訓匯纂》之後推出的又一部大型學術工具書。這兩部大書都是繼承前賢,遵循學街發展的脈絡,導之以現代學術的觀念,從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文獻中撮取專題資料編纂而成。《故訓匯纂》是以訓詁為中心,“集雅詁之大成”;《古音匯纂》則以語音為中心,“綜音聲之流變”。《故訓匯纂》的編寫用時十八年(1985-2003),《古音匯纂》是從1998年開始起步,到今天已有二十年之久。由於這兩部大書是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支持的重大項目,我們對於項目的進展一直很關注,對於在這過程當中的一些曲折與艱辛也有所瞭解。武漢大學古籍所人員長期維持在十幾人,他們舉全所之力,花費了三十多年的時間,兩代學人,持之以恆,推出了這樣兩部厚重的成果,這種執著的精神令人感佩,這其中的成功經驗更值得總結。
【《古音匯纂》凡例】(摘錄)
《古音匯纂》是一部匯輯先秦至清末漢字音讀資料的大型辭書。音讀資料包括聲訓、譬況、直音、反切、同音字組等﹔其關涉音讀的異文、辨誤以及通用、同用、假借說明,亦予收錄。資料的匯輯,覽一字而知該字歷代音讀的發展變化,旨在繼承古典學術,弘揚文化傳統,服務文史研究,並為國家現代語言文字工作提供文獻依據。
一、字目和字形
1.收字範圍
所收字目,皆出本書主要引用文獻,其字在文獻中須有音讀。這些字是古今常用和較常用的字,主要見於唐以前典籍和經典古注、歷代字書、韻書。後出之字亦酌收,如丟、做、岔、掂之類。參見本書附錄中之主要引用書目。
2.字目排列
所收之字,依《康熙字典》二百一十四部部首及其順序排列和歸字。同部首之字,以筆畫多少為次。同一部首下筆數相同之字,按部首(含變體)以外筆畫的橫(一)、豎(丨)、撇(丿)、點(、)、折(乛)五種起筆為次。部首仍依《康熙字典》的舊字形計算筆畫。
3.字形選擇
本書字目字采用繁體字新字形。參見附錄中之新舊字形對照舉例。注項引例中之異體字、古今字、通假字,一般不作改動。如“決”“訣”、“莫”“暮”、“歸”“饋”,並仍其舊。避諱字不改,唯缺筆者補足筆畫,如以“元”代“玄”時不改,作“玄”時則補足筆畫作“玄”。
4.字目歸併
本書原則上對異體字不作整理和歸併,但為避兔資料分散,對同一部首而且音義全同的純粹的異體字或作歸併。歸併時,正體為標目字,具體用圓括號標示於正體之後。孰為正體,孰為異體,視字形結構、文獻中用字習慣而定,並參考《現代漢語詞典》、《通用規範漢字表》的處理。不同部首的異體字,以及意義上有交叉關係或包孕關係的異體字,各分列字目,不作歸併。
二、條目及其內容
本書依單字立目,每一單字為一條目。同一字頭,不論其音讀多寡,意義繁簡,都被作為一個條目收列。
條目的內容,字頭下依次為《說文解字》(簡稱《說文》)、音讀標注、注項三個方面。其中《說文》徐鉉新附字,稱《說文新附》。《說文》中的讀若、音某等音說,在後面仍作注項收列。
五、標點和校勘
1.標點符號
正文使用的標點符號有句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雙引號(“”)、圓括號(())、方括號([])、間隔號(.)、雙書名號(《》)、單書名號(〈〉),共十一種。其它符號有波浪號(~)、黑三角號(▲)、豎線號(︱)、方圍號(□),共四種。圓括號、方括號用於補充說明和校勘,波浪號用以代替被注音的字,黑三角號用以標識各時段的起始,豎線號用於兩書之間的分隔,方國號用以代替文獻中的闕文。
其中,圓括號單用時,表示補足或輔助說明。如上述“假”字“(音)格”﹔又如:“罌,於正切。《集韻.勁韻》‘~,博雅:瓶也。或从瓦(作甖)。’”
2.校勘說明
校勘用圓括號和方括號表示,不作其他說明。此兩符號同用,圓括號中的字為原書中之疑誤字,方括號中的字為我們校改之字。如:“羅,盧(名)[多]反。S.617《俗務要名林.綵帛絹布部》。”又:“衃,又(丘)[匹]才反。裴務齊《切韻.尤韻》”其中“名”、“丘”疑誤,原文分別當作“盧多反”、“匹才反”。
【《古音匯纂》主要引用書目和引書格式】
說明
一、本目用表格形式列《古音匯摹》主要引用書目127種。若《玉篇抄》、劉放《貢父詩話》、陸游《老學庸筆記》等唐宋至清人著作又數十種,引用材料較少而未列目於此。
二、書名的確定,一般按其書卷首所題,個別書目略加變通。歷史上本有異稿的書,用當代通行名。不知書篇名的敦煌寫卷,依學術界有關研究擬題或重新題目,皆明收藏編號。
三、敦煌寫卷中為同一古書所作的音釋音義,以及其他同名的韻書、字書,今並分列,如《毛詩傳簧》、各種《切韻》、《大般涅槃經音》等。
四、諸書排列,大略以時代先後為次。不能確知時代者,如《毛詩音》(P.3383)、《禮記音》(S.2053),依當代學者研究,置於相應時段的位置。
五、撰者注疏者校訂者欄下,先秦書祇題注疏者,漢以後書盡量題原撰作者。不知作者之書,一律題佚名。
六、版本及參考本欄所述,其版本為用以輯錄資料的原本,說明某刻本,出版社、叢書影印某本,或排印本、點校本。敦煌寫卷,詳明卷子見於某書某珊,以便核對。
七、簡稱或區別稱攔下的書名,是《古音匯纂》正文對這些書的稱述。簡稱為書名簡省,如《春秋左傳》簡稱《左》。《經典釋文》和《列子釋文》同稱“釋文”,二書並附於各典籍,不至混淆。區別稱,有《玄應音義》和《瑟琳音義》。
八、引書格式欄所列,為《古音匯纂》正文對各書資料的引用和標示格式。就內容而言格式分為前後兩部分,前一部分為注頂,即音讀及有關音讀的聲訓、校正等﹔後一部分為注項的文獻出處,參見本書卷首凡例。
---
宗福邦.陳世鐃.于亭:《古音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年11月。
ISBN:978-7-100-17459-6
【延伸閱讀】
20151118《故訓匯纂》筆畫檢字表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15/11/20151118_17.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