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20150824竭、渴字的「曷」形演進考察

20150824竭、渴字的「曷」形演進考察




曾經在某次秦簡文字考察過程中查詢了「竭」字,對右側下方的「凶」形的寫法有些在意,因為這樣的字形和我們目前使用的「竭」字字形差距很大。好奇心驅使之下,做了考察

a→b→c(演進示意,不一定是單線發展)

a[𠃊+勹]
b[工+勹]
c[匕+勹]

「曷」形的相關文字並不多,尤其是秦漢之際的墨跡文字,筆者暫以「竭」、「渴」二字為例。「竭」字有〈馬王堆漢簡‧養生方〉(非墨跡方面,三晉文字或秦陶文有字例,右下都是接近「凶」形。)「渴」字見〈馬王堆漢簡‧養生方〉或〈馬王堆漢簡‧老子乙〉。從秦漢至唐代,「曷」形上方的「日」形幾乎沒有什麼改變,因此,我們考察的重點是在下方的「凶」→「匃」形。

西漢東漢之際,「凶」形的「㐅」第二筆拉長右下彎形成「𠃌」,拉長的「㐅」形形成了「丿」「一」「亅」的「勹」形。「凵」形縮短成「𠃊」形。之後在魏晉南北朝的碑刻文字中,下方的「𠃊」形大致可分成a[𠃊+勹]、b[工+勹]、c[匕+勹]、三種。文字的演進並不會只有「一條單線」,必定是多線發展,而逐漸形成主要的,從唐代字形往前看,c種的似乎是較接近。「匕+勹」至「亾+勹」的改變,可能是c-1和c-2這兩種的筆畫順序形成的結果



從古至今,書寫者必然都有各自的習慣,而多數人的「習慣」或者容易寫成另外一種形體筆畫的「誤會」,長期累積之下即會造成文字的變異。尤其在小字書寫時,起筆的順序,快速書寫下有時不經意小點壓等,就是文字演進的改變的原因之一。因為關鍵是「書寫的過程」,所以,筆者一直堅持「文字演進考察」時,在墨跡文字字例充足的情況下,盡量不取用墨跡文字以外的文字。從「曷」形演進考察的結果,就是再次印證筆者的論點。

從以上的考察論證,圖示中右上角「竭」字形應該不會是《說文》時代或者之前古人的寫法,比較有可能是唐宋後人對「篆形」理解,除了上方不是「曰」形,下方的「亾」形(𠃊+人)也是唐之後才形成的,因此目前看到的宋刻本《說文》「竭」字字形是有問題的。(疑非原始許慎《說文》的字形)此外,「喝」字秦漢之際未見,「喝」字的「曷」形下方是「匚+勹」形,唐〈支敬倫墓誌〉可見,應是晚出字

必須再次強調,文字演進的討論,並不是在於能夠分析出有「幾種」演進的方式,而是我們從過去的考察結果,都是認為文字演進的關鍵都是在於「直接書寫」下的「筆順」。筆畫順序是影響文字演進的重要關鍵。而「筆畫順序」也不會有所謂的「標準」。即使某一年的某一段時間,有人刻意影響字形,但是,經過了一段時間與諸多書寫者傳抄影響之下,最終還是會形成一種約定俗成,非人力可以刻意影響的結果。

PS:有時候,筆者論述文字演進的過程中,會有「晚出字」定義,「早」或「晚」是一種相對的形容,晚出是筆者以為《說文》成書時代之後的,或者有些字形成通行時已經是隸楷的型態,並不是以「篆」形呈現。

-----------------

「曷」
注音ㄏㄜˊ
拼音hé

臧克和,《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廣州:方日報出版社,2011年3月。
毛遠明,《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典》(全2冊),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5月。

臉書原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3682294449218&set=a.111822834217.95159.600029217&type=3&theater


原始部落格(內容缺失)http://blog.yam.com/ebag/article/1005338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引得市」再度被學術期刊介紹

「引得市」再度被學術期刊介紹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8575990952 昨天搜尋「引得市」發現了山田崇仁先生寫的這篇文章。  台湾の陳信良氏が作成・運営する漢字・文献の検索サービス「引得市 index(https://www.me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