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4日 星期六

楷書學習方法雜說


【楷書學習方法雜說】


完全實現的前提是,對該字體要非常、非常有興趣,加上特定有效率的練習。這樣容易產生「成就感」或「自信」,成就感是重新出發,學習精進的必要條件。

無論書法年資,短期內就可見效。這個方法就是針對楷書的學習而設定,當然也不是適用所有的楷書,比較適合構形接近,書者情感放入的少些,即開合大小等波動緩和的字體而言。

這些書體原始字約在3公分左右,筆跡輕重本來就沒那麼「複雜」,是因為放大之後原石殘損或修復者添加揣測的結果,若有書寫者很有自信,認為臨摹的很像,兩者堆疊在一起一看,大小寬度差異一目了然,人眼是無法絕對精準的。因此,這類碑刻書法的學習過程中,「再製」、「再現」從來不是重點,那麼如何做到盡可能的準確呢?

首先,準備雄獅簽字筆一支,8開白報紙作為描摹的紙張(一般影印紙太厚不夠透明),一本字帖修復本。先將白報紙最寬長邊左右對折,然後再折一次。將白報紙放在字帖上中間的折線就是用來對齊字帖的中間位置,點上九宮格四角位置,防止過程不小心移動紙張,需要有重新定位的參考點,接著就是描摹字體的外框,不必太在意線條邊緣斑駁不規則的細節,化繁為簡,如何才是原始的線條位置,也是觀察與練習的重點。(有影片)



描摹外框是一種觀察與精準度練習,不宜使用毛筆,只要使用硬筆即可,接著使用篆書日課箋毛邊紙(不要用九宮格或空白的毛邊紙),放在外框描摹上面,使用毛筆書寫(有影片)



筆者認為,將字帖放在旁邊,邊看邊寫,並不是學習最好的方式。對初學者來說,這樣練了幾遍,不如用描摹的方式來的精準且體會的快。初學者臨摹越寫越不像,急躁又產生挫折感,關鍵在初學者不容易專注、觀察力也不夠。有人會問,為什麼書法老師都是這樣臨摹,而且也臨摹的很好?我認為,其實老師眼睛看帖,只是給學生看的「假動作」而已。實際上寫的當下,並不分心在看帖。書寫過程中就是過去學習經驗的整體展現而已。

筆者稱為這樣描摹即為「以假轉真」,當書寫者的眼睛手部習慣這種模式,經過一段時間後,某天將底層的描摹範例抽掉,自然能切換進入自運的表現。這時候,也沒有所謂的「假」和「真」的分別了。不小心就把書法學會了,是這種看似簡單原始的方式的精髓所在。

「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筆者全部描摹過一次,也作為毛筆書法描摹的底稿。如果連筆者多年來對「楷書」興趣缺缺,都可以完成這樣的練習,其他人應該會更容易才是。


20200404描摹楷書字形外框《北魏崔敬邕墓誌銘》(原始速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dm8IqczxnU


20200404以外框為底的毛筆描摹《北魏崔敬邕墓誌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qtsUS0U1A4





★題外話:
1.毛筆書寫線條提案輕重的掌握,在於平時描摹書寫握筆輕巧,以及經常閉眼洗米,戳抓米粒,刺激手掌及指間神經獲得成長。
2.描摹好的外框,可以先影印幾份,因為疊上毛邊紙書寫時,墨汁一定會宣染到底下的摹本。


簡單QA
Q:為何不使用市面現成出版的描紅本?
A:會少了一次描摹練習(觀察字體)的機會,況且出版的描紅本也不見得是自己喜歡的字體。

Q:為何不使用九宮格或空白毛邊紙?
A:井字紅線干擾、影響觀察。空白毛邊紙則沒有單字範圍的基準線,也容易讓書寫者進入一種「隨便想塗鴉」的狀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40422《中國語言學大辭典》分類詞目表索引數位化完成

 20240422《中國語言學大辭典》分類詞目表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3938707 【製作說明】 這本書在33年前出版,正在看這篇文章的朋友可能都還沒出生?1991年那時候我在作什麼呢?就讀專科學校(美術工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