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字的演進(草稿)20131226
近日在文字演進的考察中,對「農」字產生了興趣,以「引得市」作為考察工具,已獲得了初步的心得,「農」字最早的墨跡文字字在〈睡虎地秦簡〉中可見,在墨跡筆抄傳承中至西漢早期時,字的形體上差距不大,雖然在〈張家山漢簡〉有字例上半部是「木田木」形,也僅是少數特例,兩者之間,並不是相互的演進關係(接近西周晚期的〈牆盤〉等字例)。
在西漢早期的「漢帛書」字例中,我們可以從字形前後來推演,為何「𦥑田」形會演進成「曲」形,原本橢圓中心的「㐅」交叉,已形成「田」形,(書寫橫線斜度或筆順因素都可能形成)左右的爪形與田形接近(古人在不到寬一公分的範圍寫字,筆畫之間常是連密交疊)。我們一直強調,寫字脫離不了「筆順」,而筆順也沒有「絕對的標準」,每個人都會根據對字形的理解,產生出適合自己寫出該字的順序,而會產生後來的字形,一定表示這種寫法是多數人所習慣的。(多數人看字寫字的理解)
近年所出土的墨跡文字,絕多是公文書或典籍,這樣的書寫,是否被當時人們已經當成藝術表現的一環,還需個別仔細考察驗證,但其「實用」性質是絕對不容懷疑的,而寫字向來都是講求速度,實用性質的文書字跡更是要求效率。在西漢中晚期的字例中,我們也可以理解這些這樣的「農」字所形成的原因,差別都是在「筆順」。
多數人所認知的「隸書」,其實已經是東漢中期甚至後期,但並不代表當時人們把字完全寫成像石刻那樣的字,要求「真」,還是得回頭看看出土的墨跡文字,才是人們原本寫字的樣貌。圖中也列出這些東漢中晚期的碑刻字例,是表示這些非墨跡文字其實是並不能夠用來解釋或說明代表文字演進過程。在沒有墨跡字例之下,用來附註說明而已。
東漢之後多數人們早已經不識篆字產生對字形的錯誤理解,所以才會有許慎等人整理文字、解釋文字,不過目前我們所看到的《說文解字》(宋刻本),到底和「原版」差距多少,是需要另外仔細考察分析討論的。個人以為,字詞內容上錯誤應該是會比「字形」來的少,要說目前的《說文解字》裡面的「字形」就等於是許慎所著錄的篆字,甚至就是所謂的「篆書」,其實是要打個問號的。
過早把字先分別字體(篆或隸),在文字演進的分析研究上,就會有問題,撇開分別篆或隸,把墨跡文字依照時間仔細排列,文字的演進就會真實的呈現出來。如果我們先看過一遍,知道了「𦥑田」演進成「曲」形的過程,那「農」的篆字應該如何「寫」,自然而然就會了。絕對不能以「楷」形反推回去,以為「篆」就是也應該那樣,例如「願」字,若以為就是「原」和「頁」的篆形就大錯特錯了(另詳參「願」字的演進(草稿))。
秦漢之際,上端「𦥑田」形的字還有「要」、「釁」、「爨」等字,至於當時原本一樣的形體,為何最後變得「不一樣」,其實這就是文字演進的各種可能。順便複習過去曾提到的「愛」字,其上端原始的篆字也並不是「爪」形。
筆者在文字字形的討論中,極少使用「訛變」二字,主要原因是我們很難將字定義出有所謂的「標準字形」,既然無法「定義」,甚至根本沒有所謂的標準字形,那麼就不會有所謂的「訛誤變易」,(「誤」總是有個對象,那個對象一定就是標準嗎?)例如,「農」字下方「辰」形,由二撇「人」形,寫成「一」形,這樣解釋成「訛誤變易」,就有問題。本文再次舉出字例,將近期提出的「筆順」是文字演進的重要關鍵,再次作了解釋與說明。
「訛變」《漢語大詞典》第11卷 第76頁
1.訛誤變易。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三》:“吐京郡治故城,即吐軍縣之故城也。胡漢譯言,音為訛變矣。”
宋錢易《南部新書》庚:“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公門為牙門,字稱訛變轉為衙。”
〈北海相景君碑〉A.C.143(東漢中期)
〈石門頌〉A.C.148(東漢中期)
〈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A.C.153(東漢中期)
〈李孟初神祠碑〉A.C.154(東漢中期)
〈郃陽令曹全碑〉A.C.185(東漢晚期)
「引得市」http://www.mebag.com/index/
「願」字的演進(草稿)20131226
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13/12/20131226.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