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一天看多少字?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1941255766070792364
十多年前寫的,以前上傳的部落格沒了,重新再貼!
現在的出土報告都還有竹簡的長寬,重量也有,目前看來,我以前設定的單支簡的重量是過重了。
說明
因為製作了「《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竹簡(寬0.8厚0.2長27.5cm×51支),秤得重量為245公克。史書又記載始皇帝一天得看1石的公文書,所以想算算看他一天到底看了多少字?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9月10日),嬴姓,名政,又稱趙政、嬴政。自稱「始皇帝」13歲即位,39歲時達成消滅六國建立秦朝之大業,11年後(50歲),於出巡時病故。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說秦始皇一天要看1石的公文書,不看完不休息,在還沒有紙時代,當時的「公文書」當然就是以木竹為載體的簡牘,到底1石(120斤)的簡牘有多少「卷」?多少字?是否可以概算出來呢? 1石=120斤,這個「斤」是秦制的斤,換算成現代的公斤,大約是30.36公斤。若以每支竹簡20字計算,50支簡為一冊,即有1000字。每一冊重量若都為245公克(0.245公斤)。換算如下:
0.245公斤×A(數量)= 30.36公斤
A=123.91836 四捨五入即為 124(冊)
124冊×每冊1000字=124,000字
就是十二萬四千字!
若一天花在看公文書的時間是16小時,16小時×60=960分。
以124,000字計算,一分鐘看了129.1666...個字(每秒看2.1個字)
若一天花在看公文書的時間是8小時,8小時×60=480分。
以124,000字計算,一分鐘看了258.3333..個字(每秒看4.3個字)
折半計算,六萬二千字:
若一天花在看公文書的時間是16小時,16小時×60=960分。
以62,000字計算,一分鐘看了64.5833...個字(每秒看1.0個字)
若一天花在看公文書的時間是8小時,8小時×60=480分。
以62,000字計算,一分鐘看了129.1666..個字(每秒看2.1個字)
這樣的推測計算,會是太多還是太少?折半也有六萬多字。等同於現代的一份博碩士論文,要一般人每天看這麼多字,恐怕也是很難過的吧?而且秦代簡牘上的文字每個字幾乎不到0.5cm,古人可真是「好眼力」啊。
以上的數量都屬於個人推測,或許等日後有更多的資料出土,就可以在更精確推測吧。
《漢語大詞典》16頁 中國歷代制衡演變測算簡表
1石=4鈞
1鈞=30斤
1斤=16兩
1兩=24銖
1石=30360(公克)=30.36公斤
1鈞=7590(公克)=7.59公斤
1斤=253(公克)=0.253公斤
1兩=15.8(公克)
1銖=0.69(公克)
延伸閱讀:
《漢語大詞典》關於「懸石程書」與「懸石」的解釋為:
【懸石程書】
《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漢書‧刑法志》:“至於秦始皇……專任刑罰,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自程決事,日縣石之一。”顏師古注引服虔曰:“縣,稱也。石,百二十斤。始皇省讀文書,日以百二十斤為程。”言秦始皇每日處理一石重的公文。
後以“懸石程書”形容勤於政事。清‧錢謙益《向言上》之二:“夫亂世之君,各賢其賢,雖有真賢而不能用也。是故懸石程書,損撤膳服,憂勞日昃,而天下滋亂。”亦省作“懸石”。唐‧元稹《高允恭授侍御史知雜事制》:“為刑部郎中,能守訓典……懸石允釐,撓而不煩,簡而不傲。”
【懸石】
1.藥名。為絡石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絡石》。
2.藥名。生於冢中。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五‧鹽藥》﹝附錄﹞引保昇曰:“人若常服鍊石者,至歿,冢中生懸石,若芒消,其冷如雪,殺火毒。”
3.古時防守之具。明‧茅元儀《武備志五‧堡約》:“石宜二種,大者為懸石,用廢碾石、陸軸之類為之,鼎足鑿孔,下繫鐵繩,一續麻索……敵有入壕牆者,則眾以擲石共斃之。其推車蒙革肩版而至者,則下大石或以懸石擊之。”
4.巖洞中倒掛之石。一般稱為石鍾乳。《初學記》卷十六引南朝‧宋‧王韶之《始興記》:“縣下流有石室,內有懸石,扣之聲若磬,響十餘里。”
5.見“懸石程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