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中國古代刑制史研究》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1944763826479277973
【製作說明】
這本書很久以前「目錄」已經製作完成,一直擱著。是由日本學者著作翻譯的。
筆者留學在日期間,經常在學校圖書館蒐集資料,查閱秦漢史時翻閱了很多日本學者的著作。如果都有資料,就會中日兩種版本對照看。
總覺得日本學者研究東洋(中國)歷史視角和一般歷史學家不大一樣,閱讀起來特別有趣,也可能是自己的主觀意識?今天處理成資料庫上架。
字列 68
缺字 0
總字列 68
【《中國古代刑制史研究》結語(節錄)】
沿着上述理解,春秋時期以前的隸屬者是以“家”來控制者和以“人”來計數者并存,因此有必要從家族是否解體這一區分城旦舂和隸臣妾的重要標準進行追溯考察。另外諸如隸臣妾和下級官吏的就役形態是一致的(第三章第二節),或者司寇根據情形可能被授任爲官吏(註1)等後世認爲不可思議的現象,鑒於隸屬者和下層官吏之間的延續性,也能從其他角度打開了一條理解的通道。對古代的身份制及其變遷,從刑制史的認識角度進行切入,是筆者今後想做的課題。
【使用說明】
《中國古代刑制史研究》目錄索引網址:
https://www.mebag.com/index/zhongguo_gudai_xingzhishi/List.asp
※暫時以網址進入使用,未來會加入「引得市」選單中
【《中國古代刑制史研究》後記】
本書所收論文最初出處如下:
第一章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解題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解題》,《東方学報》(京都)第76册,2004年;
《「二年律令」研究の射程—新出法制史料と前漢文帝期研究の現狀—》,《史林》第89卷第1號,2006年。
第二章 秦漢刑罰體系形成史試論——腐刑與戍邊刑
《秦漢刑罰体系形成史——試論—腐刑と戍辺刑—》,《東洋史研究》第66卷第3號,2007年。
第三章 勞役刑體系的結構與變遷
《秦漢時代の爵と刑罰》,《東洋史研究》第58卷第4號,2000年;
《有期労役刑体系の形成—「二年律令」に見える漢初の労役刑を手がかりにして—》,《東方学報》(京都)第78册,2006年。
第四章 恩赦與勞役刑——特别關於“復作”
《秦漢時代の恩赦と労役刑—特に「復作」について—》,《東方学報》(京都)第85册,2010年。
第五章 “司空”小考——秦漢時期刑徒管理之—斑
《「司空」小考—秦漢時代における刑徒管理の—斑—》,《張家山漢簡による中国漢代制度史の再検討》,平成16〜19年度科學研究費補助金(基盤C)研究成果報告書,2008年。
第六章 圍遶“劾”——中國古代訴訟制度的發展
《「劾」小考—中国古代訴訟制度60展開—》,《神女大史学》第18號,2001年。
附論 漢初的二十等爵制——制度史層面的考證
《漢初の二十等爵制—民爵附帯する特権とその继承—》,冨谷至編《江陵張家山二四七號墓出土漢律令の研究考論篇》,朋友書店,2006年。
除了最近出版的第四章外,其他各章都進行了必要的修訂。特别是作爲本書主幹的第三章,對舊稿中幾個重要的看法有所改正。隨着本書的出版,我想舊稿的作用也隨之終結。
以上列舉的論文中,最早發表的是《秦漢時代の爵と邑刑罰》,這是1998年秋在日本秦漢史學會大會上的口頭發表爲初稿寫成的。我爲了準備講稿,在整理權貴們所擁有的法制特權時,注意到被處以鬼薪白粲刑的平f特權者。以往認爲,鬼薪白粲是比城旦舂“輕一等”的刑罰,因此纔適用於權貴者,但實際上,不存在任何能够證明鬼薪白粲比城旦舂“輕一等”的史料。毋寧應當認爲,鬼薪白粲是爲權貴專門設計的刑罰。秦代的各種勞役刑并不是以普羅大衆爲對象、按直綫型整合排序的,而是多元形成的,其背後潜藏着各刑罰的各自來源及其發展歷史。——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我就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刑罰研究上來,儘自己所能繼續探索。雖然步伐緩慢,遲遲未獲得進展,但最終完成了作爲第二、三章原型的論文,并就派生出來的問題也發表了拙見。
很幸運能有機會將上述論文彙集成書,但已經完成的本書能描繪出秦漢刑罰制度的整體面貌嗎,我没有這樣的自信。導致這一狀况的原因,若撇開自己的懶惰和想象力缺乏不説,就是現在的史料狀况。
新出的簡牘史料無疑給中國古代史研究帶來了莫大的恩惠,簡牘研究已成爲古代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領域。但出土的份量仍然有限,就法制史料來説,其作成年代多偏重於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前半期。我們面前的出土法制史料,衹不過是某一時期古代社會的設計圖的碎片而已,根據這些材料,即使可以一定程度上詳細復原社會面貌的斷片,但若想由此同樣精細地搭起立體的整體面貌,再加人時間座標從四個維度進行構建的話,其路途還很遙遠,必須慎重,不能急於下結論。幸好新史料相繼發現,最終有可能會消除時代的偏重問題。我們衹能從其中,哪怕是一點點地,將有價值的碎片認真地捃集起來。
儘管如此,拙著綴合碎片後提出的走樣的復原方案中,也顯示了若干制度變遷的方向。即便將時代限定在秦代至漢初,目前階段立足點仍十分狹窄,但我們必須時常思考,怎樣纔能擴大視野眺望其前後的時代。以上就是本書書名之所以采用“刑制史”這一日本人聽起來耳生的詞彙,且要拘執於“史”字的緣故。
在勉勉强强持續至今的研究歷程中,蒙獲了很多先生的學恩。能够下决心學習中國古代史特别是簡牘學,是因爲在我升人大學階段時,得到同年來本校任教的永田英正先生在居延漢簡讀解方面的啓蒙。此後在利用簡牘進行法制史研究的領域,有冨谷至和籾山明兩位先生。可以説,我迄今爲止的步伐,就是在追趕兩位先生的背影。其他賜予學恩的先生數不勝數,兹不一一列舉,在此謹記對各位先生的衷心感謝和一如既往的敬意。
修改舊稿撰寫本書是從2008年10月開始的,大約進行了一年時間。當時作為Humboldt(洪堡)財圑的獎學研究員,在德國明斯特大學期間訪學。最後想對財圑,以及給我一個非常好研究環境的Reinhard Emmerieh教授表達深深的感謝。
宫宅潔2010年8月
【《中國古代刑制史研究》中文版後記】
此次承蒙楊振紅敎授翻譯,拙著《中国古代刑制史の研究》得以介紹給中國的學術界。有機會突破語言障礙,讓中國等各國學者瞭解我的觀點,我感到非常榮幸,而且滿懷感激之情。衷心感謝給我這個寳貴機會的楊敎授。如蒙各方賢達對拙著惠予批正,則幸甚焉。
2011年出版的原著,已蒙日本國内的學者惠賜若干書評[石岡浩(《古代文化》63-4)、椎名一雄(《法制史研究》61)、陶安(《法史学研究会会報》16)、籾山明(《史学雑誌》121-6)、水間大輔(《東洋史研究》71-2)、楣身智志(《日本秦漢史研究》15)]。各篇書評都提出了寳貴的意見,原著中確有需要據此進行修改之處。尤其是關於“如説刑罰體系尚在‘形成過程’之中,則其‘完成形態’又是如何”、“如果認爲勞役刑徒與奴婢本來幾乎就是一體,則文帝十三年的改革是否應當視爲眞正意義上的‘勞役刑的出現’”的指敎都非常重要,對於這些重大課題,我想應該在今後的研究中進行探討。
而且在原著出版後公布了里耶秦簡、嶽麓書院所藏簡這兩個重要的史料群。原著未能加以參照,在這個問題上也有需要修訂的部分。
但此次翻譯、出版,對原著未作修改。這固然出於我的怠慢,同時也是因爲希望各位可以藉此機會瞭解我原來的観點。敬請讀者充分理解這個用意來翻閱本書。在此基礎上,本書如能對學術界同行有所裨益,實爲無上喜悦。
最後再次感謝翻譯本書的楊敎授。同時要感謝參加翻譯工作的單印飛、王安宇、魏永康博士,以及審閲譯稿的石洋先生。并想藉此機會,對知悉拙著中譯本的計劃、表示樂見本書出版以激勵筆者的中國的各位師友,致以衷心的謝意。
宫宅 潔
2015年9月
【《中國古代刑制史研究》譯後記】
日本學者宫宅潔先生的大作《中国古代刑制史の研究》於2011年1月,由日本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出版。同年4月,我收到宫宅先生饋贈的大作,并承親筆題簽,日期是3月31日。
我與宫宅先生迄今都無緣見面,但對他的大名和論著并不陌生。我們在編輯組織《簡帛研究二〇〇四》稿件時,曾請日本學者推薦日本簡帛學界2005年的代表作,宫宅先生的《懸泉置とその周辺—敦煌—安西間の歴史地理—》(《シルクロード学研究》22,2005)便在推薦之列。其後還拜讀過《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解題》(《東方学報》76,2004)等文。此次收到宫宅先生惠贈的大作,對宫宅先生的成果有了更爲深人的瞭解。
宫宅先生出生於1969年,可以説是日本中國史研究者的新生代代表之一。其研究範圍涉及法制史、軍制史、社會結構、簡帛學等多個領域。《中国古代刑制史の研究》彙集了他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至2010年十餘年間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其最爲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近年來日本秦漢史學界和法制史學界的一項重要成果。
近代以來,日本的中國史研究令人矚目,無論是在日本還是中國都産生了重要影響。然而,由於國家歷史、民族文化、學術傳統等方面的差異,中日學者對中國史研究的旨趣、關注點、視角、方法等有着明顯不同。因此,加强兩國間的學術交流,共享研究成果,對於擴展視野,激發學術增長點,推動中國史研究的切實發展,顯然具有積極意義。也正基於此,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一直致力於海外中國史研究優秀成果的譯介工作。感謝宫宅先生和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同意將《中国古代刑制史の研究》翻譯成中文,納入中心主辦的“簡帛研究文庫”叢書出版,以饗中國讀者。
本書的翻譯工作由我和幾位年輕的學人共同承擔。他們是:石洋(中國政治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講師)、魏永康(東北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後)、王安宇、單印飛(兩人均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每人承擔的工作如下:楊振紅(序言、第一章),魏永康(第二章、第四章),王安宇(第三章),單印飛(第五章、第六章、附論、結語、後記)。全書由楊振紅、石洋統一審校,對初譯稿作了較大修改。封面上譯者的排名根據工作量確定。由於譯者的日語水平有限,舛誤或不到位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的各位同仁對本書的立項、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和無私幫助。作爲中心的長期合作伙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們的學術事業,特别是責任編輯、我親密的朋友羅文波女士爲此書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謝!
楊振紅
2015年9月24日
宮宅潔:《中國古代刑制史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
ISBN:978-7-5495-8004-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