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說個「圖書館館長帶我參觀圖書館」和「英文老師請我吃欣葉日本料理」的故事

說個「圖書館館長帶我參觀圖書館」和「英文老師請我吃欣葉日本料理」的故事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695720235


兩件事發生在同一天,20多年前就讀進修推廣部(大學)的時期。白天工作晚上讀書,那時候申請「就學貸款」,因為老師的鼓勵,也對書法篆刻藝術有濃厚的興趣,辭掉工作北上考大學(另一個故事)。比起同班同學,我算是比較年長的。


花自己的錢來讀書,不大可能還偷懶打瞌睡,那天課程是「藝術行政」,眼前同學倒成一片,全班只有我醒著,和老師四目相對。


下課後,老師問我,有沒有興趣參觀我們學校的圖書館?那時候沒什麼考慮就答應了。上課的老師是凌公山教授,時任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館長(1982~1998)。其實今天才上網查了老師擔任館長的時間,所以,推斷故事應該是發生在1998年。


※題外話:路人甲:你說的「藝術學院」是臺北那間?還是板橋那間?在20多年前,曾有過「撞名」之爭。後來「國立藝術學院」改為「臺北藝術大學」,自此兩校校名才沒有混淆。我的母校是:「國立藝術學校」→「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國立臺灣藝術學院」→「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分隔線----------第一段結束----------


----------分隔線----------第二段開始----------

回到主題,那天下午搭捷運到「臺北藝術大學」,老師(館長)在圖書館門口,學生讓老師「案內」,真是誠惶誠恐。很仔細的一區一區的參觀了圖書館內部,老師介紹得很仔細,藏書和硬體設備和「臺藝大」比較起來的確有差。我想是新學校經費自然挹注的會比較多。


感謝老師對學生的愛護,那時候的臉或眼睛有散發出很愛看書的樣子?後來到現在,一直從事「書籍文獻數位化」,那天之後,和「書」或許開始形成一種無形的羈絆?


故事繼續說下去,離開圖書館已經是傍晚,走下山(北藝大在山上),往捷運站的路上,遇到一位女士,方向來看,我們應該是相同的目的地,可能怕無聊?她主動和我聊天,才知道是北藝大的英文老師。

----------分隔線----------第二段結束----------



----------分隔線----------第三段開始----------

忘了和英文老師聊什麼內容,應該有說到:我是「臺藝大」的學生,為什麼來「北藝大」的原因。邊走邊聊,上捷運也還在聊。車廂內老師主動說要請我吃飯,也就選在中山北路的「欣葉日本料理」。這餐應該是人生第一次吃「高檔」的日本料理。(很慚愧,已忘記老師的名子)


拉拉雜雜寫一堆,最後作個結語。說真的,我不擅長描寫故事,只會寫寫「記錄型的流水帳」,不(愛)會看小說,也從來沒看過一本小說。跟字數無關,很喜歡看文字學類博碩士論文(特殊的癖好)。


當學生只要「夠認真」,或許,上天會送你一個很合適你的專屬禮物?

這一天,參觀圖書館,也吃一頓日本料理,除了感謝…就是感謝…


以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30年前的專科聯歡晚會

  30年前的專科聯歡晚會 1995年或者更早,在「禮堂」舉辦的活動,一開始校長講話,教官唱歌同學唱歌,吃東西,還有雞尾酒等。大家吃得很開心,玩得很high。 https://youtu.be/FcKYElY1wQA?si=oYdhkDqhdWhrU1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