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20250515收到作者寄來的《上博簡文字編》

 20250515收到作者寄來的《上博簡文字編》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1906383724372816356


【開箱文】

今天下午新竹貨運門鈴,收件看到一個大包裹,外面還有「海關」二字,大概就猜到包裹內是什麼了。


拆開一看,果然是《上博簡文字編》。筆者和作者認識的緣起在QQ上,當時奇石兄正在撰寫碩士論文,線上交流討論研究的心得,如果有需要造字,我也會順便處理。


幾年前,聽說會把碩士內容出版,近期的確在網路上有出版的訊息,奇石兄向我詢問地址,大約一週書就寄到了。白於藍先生的悉心指導,各方積極協助,七年的編修,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恭賀新書出版,感謝奇石兄的贈書。


※紀錄拍攝書籍封面,背後剛好是自寫楚簡文字春聯(勤奮能讀萬卷書),補上一張完整內容。












【《上博簡文字編》後記】

呈於各位讀者面前的這部小書《上博簡文字編》是由筆者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期間完成的碩士學位論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九)〉文字編》(以下簡稱“碩論版文字編”)改訂而成。此番改訂自2019年6月始,至2024年7月基本收尾。

在此期間,主要做了如下三項工作:

一、增補、調整字形。主要增補了《卉茅之外》《凡物流形》若干逸簡以及《戰國楚簡書法藝術·竹簡書法選字六》收錄的若干單字。其次增補了已公佈材料中的若干殘字——過去碩論版文字編因其幾不成字,僅作選錄。此次成書,莫不畢載。此外,還調整了因竹簡編聯、拼合而需作修改的字形。


二、重製圖樣。碩論版文字編所用圖樣積弊不少,不堪敷用。趁此改訂,對所有圖樣重新截取,又歷經去除底色、消除污清、殘簡勾邊、拼綴復原等工序,方纔收錄。三、修訂字詞釋讀。這項工作的核心內容是博採諸家,慎斷歧見,復出己意。值得一提的是,所博採者,除了刊物或網絡上正式發表的成果,還有部分是承蒙師友惠允徵引的未刊之作,抑或譚讌間賜教者。在此深表感謝!


前兩項藏事在先,最後一項至今旋寫旋改。蓋因見聞未賅,學識有限;以致博採非易,慎斷實難。時下古文字學蔚起,新出材料涌溢;歧見蠭出,異說汪肆。平心而論,辟除倉皇立說者之失、舉秀才而不知書者之過,尚屬易事。真正犯難的,大抵是形、音、義彼此膠轕的字(詞)族,如何別異同;“可愛”與“可信”之間,如何明是非;各持積極證據的舊論新說,如何決嫌疑。初,嘗哂他人好挾新異之說,逞辯給之能;而今反求諸己,又安能免俗?是以畏古人用字之機,知今世識文之艱,以致筆不能下。可謂身處“躊躇歧路之衢,愁勞群疑之藪”,“嘗有窮年竟不豁瞭”者。


然而,書稿終究是要交付的。倉促間,小書在隸定、歸字、括讀等方面難免多有貽笑者。加之上博簡仍有材料韞匵未發,小書在分篇、編聯、句讀等方面亦有待更正者。又限於篇幅,小書未能附上重新拼綴的彩色復原圖版以及上博簡字詞關係表。一生赤貧的英國文豪塞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在其1755年出版的《英語詞典》(ADictionaryof the English Language)前言中自嘲:


凡世之不幸,其有字書撰者乎!世人眼中,他們是科學界的搬運工,是人文領域的排頭兵,而不是研學之徒。這註定了他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學生與學者精進與馳名之路除穢祛壅。而那些學人不會因此就青睞這些助其成就的區區工具書。其他作者都會求其著作有功;而字書撰者但求無過,甚至連這也已是奢求(若干文句略作意譯,原文為:  Among  these  unhappy  mortals is the  writer of  dictionaries. whom mankind have considered, not as the pupil, but the slave of science, the pioneer of literature, doomed only to remove rubbish and clear obstructions from the paths through which Learning and Genius, who press forward to conquest and glory, without bestowing a smile on the humble drudge that facilitates their progress. Every other author may aspire to praise; the lexicographer can only hope to escape reproach, and even this negative recompense has been yet granted to very few )

這番話道出了編纂字書之徒的心聲。而若小書果真能惠於學林,是我的榮幸。至於上述種種遺恨,且待來日吧!


上述工作能順利開展並完成,少不了師友的襄助。字編數據庫方面,基本框架出自張再興教授之手,運行代碼經由黎楠學長、劉新全調試;圖樣方面,若干高清圖版蒙段凱師兄惠賜,部分圖樣剪裁承劉新全、陳玨秀襄助,圖樣處理技術拜李雨萌、應金琦賜教。

初稿草成後,煩請劉新全、趙雪婷、陳戥、古廣政等校字,又勞陳建勝尊兄與陳戥題簽點睛。同時,責任編輯張鵬蕊女史以及美術編輯劉華也為小書頗費心力。僊蒂君為我提供了情緒價值。還有對本書的前身碩論版文字編有過幫助的其他師友,在此恕難一一。


師友們的恩義,筆者自是難忘,在此致以衷心感謝!當然,最要感謝的,是我的研究生導師白於藍先生。


一七年仲春,一個明媚的下午,先生趁著課間休息,在教室外的過道,喫著菸,定下了我的碩士畢業論題:新修一部上博簡文字編。


一九年孟春,又一個明媚的下午,先生在他家書桌前,排出十一張寫滿了歸字問題的紙片,對著電腦上的碩論初稿,喫著菸,與我逐條說文解字。


二三年暮春,還是一個明媚的下午,先生在QQ上發了我為小書所作前序。黃昏復易數稿,改至終了,問我:“又改了幾個字,知道改了哪些?”我截出首段講王國維1925年的演講至“如今近一百年過去了”一句——舊稿誤作“九十年”。他回道:“嗯,再讀的時候,發現快100年了。”又補道:“快不快,這光陰?[微笑]”


光陰確實過得很快。恍惚間,小書修了七年。七年光陰,聖人足以教民“即戎”,“行文王之政於天下”;君子得以“論說學之是非”,“選擇好人”為友,至臻“小成”。而半道出家的我,在漫長的修書過程中,勉強踏入了古文字之門。


允佇前,瞻望前途,卻又“未知止泊處”:生活無著,治學未成,處世尚絀。雖然如此,我那年愈耳順的雙親,瀕近耄耋的好(媼)公、好(媼)婆與外婆,卻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著我。這份無私的恩情,非我此生足以盡報。


這部小書,對各位讀者而言,不啻是一部尋常的階段性工具書;至我而言,是在各位師友與親朋玉成下,是對我這些年研習所得的一份階段性答卷。這份卷子答得是否合格,

當由各位讀者裁奪。初學之作,疏失一定不少,祈盼不吝指正。


是為記。


2023年7月18日初稿於上海下海廟

2024年8月27日改定於北京南沙灘 



【補記】

交流得書前例:2007年左右,因為筆者對戰國文字有興趣,以「中國國家圖書館」使用「國際互借」拿到了蕭毅博士的博士論文。因為這樣的緣份開始聯繫了起來。2011年也收到蕭毅博士的出版著作《楚簡文字研究》。


------------------------------------←這是虛線


其中「國際互借」收費標準是:「借書每冊23美元。 文獻提供每20頁12-14美元,不足20頁按20頁計。」若我要借的一本博士論文,頁數為150頁,會不會就是(150÷20=7.5)7.5乘以14美元,即費用為105美元?2007年8月18日(美元兌新台幣匯率是1塊美金換33.04元新台幣)算一算要花費3469.2元才能拿到一本博士論文?當然,能花錢拿到的資料都還OK,就怕花了這些錢還不一定能取到資料才是麻煩(不外借)。

------------------------------------←這是虛線


現在,網路上有各種學術研究資料庫,資料來源取得的管道很多,要取得博碩士論文,不像當年那麼困難了。研究的材料、物質越來越多,獲取的成本也越來越低。最珍貴、不能計價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情誼。


緣分真的很奇妙!



【延伸閱讀】

20190119《古璽文分域研究》詳細書籤索引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19/01/20190119.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55281305



沈奇石:《上博簡文字編》(全二冊),北京:学苑出版社,2025年1月。

ISBN:978-7-5077-7029-2

沈奇石:《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九)文字編》,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5月。

蕭毅:《楚簡文字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ISBN:978-7-307-07345-6/K.4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50630買 吳竹7號、8號適用補充管

  吳竹7號、8號適用補充管 101文具行會員價一包(5管)特價68元,平均一管13.6元 這種耗材拿來一直寫,價格上還可以接受 很多人(以前我也是)會把這種細尖筆拿來壓得很扁,用乾筆摩擦,又圖又畫…。筆這樣用,一下子就壞了,筆拿斜斜的時候,側邊的摩擦。經常這樣,筆就無法又尖又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