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7日 星期三

20240807《楚辭著作提要》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20240807《楚辭著作提要》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713323195


【製作說明】

筆者在楚文字的書寫方面非常有興趣,有機會就寫寫練習。其實,楚文字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多數人可能因為她的「外表」而不敢越雷池一步,曾教導了一批很喜歡寫秦楚文字的同好,可惜南北距離無法繼續一起學習。


「楚」相關的文字或文物都很感興趣,《離騷》也是常寫的內容。最早知道有本《楚辭學通典》,看過內容,已經安排想要數位化,擱置一陣子,直到網路「threads」中有位脆友提到了《楚辭集校集釋》一書。心想,既然是研究楚辭的重要書籍,所以就想一起處理看看。另外二本就順道處理,算是把這套書《楚辭學文庫》(四卷)目錄索引完整的數位化。


本索引係筆者依《楚辭著作提要》目錄索引製作。


《楚辭學文庫》包含:《楚辭集校集釋》、《楚辭評論集覽》、《楚辭著作提要》、《楚辭學通典》。前後大概花了一個星期,把所有目錄索引處理完成。



字列 172

缺字 0

總字列 172








【使用說明】

進入引得市,上方選單「工具書▼」→「楚辭►」→「楚辭著作提要」

「《楚辭著作提要》目錄索引資料庫」網址:https://www.mebag.com/index/chuci_zhuzuo_tiyao/List.asp



【《楚辭學文庫》總序】

在浩瀚的祖國傳統文化中,學術遺產,佔很大的比重與很重要的地位。我所謂“學術遺產”,從狹義上講,主要指在祖國歷史上有代表性的典籍,經過千百年來的學者們悉心研究與闡釋,從而留下的大量專著。正是通過這些專著,纔使祖國的優秀文化傳統,不斷地得到伸延與發展。


《漢書•藝文志》有屈原賦、宋玉賦、莊夫子賦、賈誼賦、淮南王群臣賦、劉向賦、王褒賦等數十家,皆收入《詩賦畧》。在這些辭賦中,凡被認爲與屈原有關者,至東漢末年皆已先後收入《楚辭》一書。迨至《隋書•經籍志》,雖按四部分類,但於集部之前,别列《楚辭》一類,既不入别集,亦不入總集。對此,世多疑之,亦多議之,且多非之。然而,直至清代的《四庫總目》、晚近的《書目答問》,郤仍相沿不改。其實,觀《隋志》所列有關《楚辭》十書,皆爲對《楚辭》的訓釋與音讀等專著;既爲研討之作,實係學術遺產。《隋志》從學術著眼,故别列《楚辭》爲一類耳。况屈原之於辭賦,千古以來,領袖群倫,冠諸集部之首,固其宜也。是《楚辭》在集部别爲一類,實自阮氏《七録》導其緒,而《隋志》定其局。


今《隋志》所列十書,存者不過十之一;而唐宋以來迄於當代,屈學專著,則僂指難數,蔚爲學術大觀。對這一豐富的學術遺產,屈學界是應當引以自豪的。


雖學術研究,貴在創新,但對前人的學術遺產,應予足够的重視。一門學科的發展之遲速,成就之大小,都跟這門學科所留下的學術遺產之多寡,以及對待這份遺產的態度,是息息相關的。正確對待遺產,則前人之非者.可以爲戒;前人之是者,足資啓迪。承舊説而繼續前進者,可以事半功倍;創新説而獨抒己見者,亦免重蹈舊轍。蓋前人所已言者,郤自矜創獲,歷史已否定者,卻誤爲真諦,其影響學術之發展,莫此爲甚。當然,推演舊説者,當從深度上下功夫,即纘修前緒,能發前人未發之隱;創立新説者,當從廣度上用氣力,即旁搜博引,能以事實匡正舊義。運用之妙,各具匠心。


屈學遺產,從《隋志》看,訓釋少而音讀多,這跟那個時代吟誦屈騷之風大盛,不無關係。但自唐宋迄今,研究領域,不斷擴大,專著迭出,各逞所長。約分之,畧有五類:一、校勘字句;二、訓釋文義;三、品評文藝;四、斟酌韵律;五、考核史迹。我們爲了推動屈學之發展,對屈學遺產,分而治之,固各有所需,而由專研到綜合,亦係學術趨勢。但書如此多,面如此廣,不僅閲讀難周,抑亦蒐輯維艱。蜜於此,故有崔富章同志主編、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楚辭學文庫》問世。


《楚辭學文庫》,係將兩漢以迄當代的重要屈學論著,由遠及近,去粗取精,以類相從,列爲四卷。分類與集結相輔相成,照顧了點,也照顧了面。故使初學者便於入門,資深者便於檢閲,泛覽者能得其梗概,專研者可取其精華,綜理始終者又可借以尋繹屈學之發展變化。其有益於弘揚祖國優秀文化、繼承愛國主義傳統之意義,深且遠矣!


湯炳正1995年10月31日



【《楚辭學文庫》前言】

公元前四至三世紀,戰國中後期,以屈原爲代表的楚國作家群,崛起於中國文壇,連續創作了《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招魂》、《大招》、《九辯》等優秀作品,繼《詩經》之後,形成我國文學發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受到人民的喜愛,世代傳誦,並且遠播海外。一九五三年,世界和平理事會號召全世界人民紀念四大文化名人,其中的一位就是中國詩人屈原,這是中國人民的驕傲和光榮!


我國的楚辭研究,已經有二千二百餘年的歷史。一代又一代、數以千計的文人學者,志士仁人,從事楚辭的輯集、注釋、考訂、圖繪、評論、鑒賞,直至再創作,屈原作品廣爲傳播,屈騷精神生生不息,不僅推動著中國文學向前發展,而且在中華民族優秀品德和愛國精神的建樹中,發揮著持久的潛移默化作用,顯示出獨特的、强大的感染力、凝聚力,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楚辭學文獻。爲了實事求是地總結、繼承這份寶貴遺産,弘揚祖國優秀文化傳統,建設現代文明,我們决定編撰《楚辭學研究叢書》,即《楚辭學文庫》。


《楚辭學文庫》是總結性、研究性文獻叢書,課題以兩千年楚辭研究史爲綫索,全面系統地搜集文獻資料,審慎細致地整理鑒别,分門别類地遴選、匯輯、撰述,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力圖從總體上展示楚辭學的規模和成就。爲此,設計撰集四部著作:《楚辭集校集釋》、《楚辭論評集覽》、《楚辭著作提要》、《楚辭學通典》,計八百餘萬字。


(一)《楚辭集校集釋》•.旨在匯集歷代校注成果,自漢初劉安,至公元二〇〇〇年底,凡使用新材料,提出新解說,或疏理舊說而有所發展,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者,皆在遴選、採錄之列。先《集校》,後《集釋》。《集校》以版本互校爲主,兼及諸家校記。採取善本,有隋唐寫本二種,宋刻本五種,明刻本五種,清刻本二種,清道光間稿本一種,日本莊允益刻本一種(相當於中國乾隆十五年),名家校記二十餘種,徵引文獻達四十餘部。對《楚辭》十七卷文本作集校,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此前的學者校勘,曾取得相當的成績,但是很不够。僅憑個人的力量,許多重要版本、重要文獻,很難具備,他們的校勘工作,僅僅是局部的,甚至因相互轉引而出現疏失。這次作集校,得到國家資助,搜集文獻的深度和廣度都是過去所不能比擬的。《集校》提供的是準確的文獻,確切的知識,對前人校記中的失誤,或徑行删汰,或加按語補正,務求真實。《集釋》採錄諸家解說,力排門户之見,兼容竝包,從古至今,依時序順排,尊重首創發明權,重復者不錄;觀點相同或相近而有新材料、新表述、新發展者酌錄。盡量照顧到文獻的完整性,譌誤明顯而又不便删節者,加按語補正。總計徵引文獻二百餘家,圖籍二百五十餘種。雖難免“遺珠”之嘆,然亦大致完備。新時期的楚辭研究,曾經很紅火,進入九十年代後期,走勢趨向萎縮,甚或游談無根,愈演愈奇。文獻整理相對滯後,制約著研究的深入,這一點現在已經看得很清楚。本卷由原課題設計的《注疏集粹》,擴充爲《集校集釋》,由一百五十萬字擴展到四百萬字,由簡體字排版改爲繁體,正是著眼於學術發展的需要,强化原始文獻的清理力度,爲二十一世紀的楚辭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楚辭論評集覽》:收集從古至今關于楚辭作家作品的評論性文獻資料,根據代表性、客觀性、實質性三個基本原則,逐條審核、採錄,每條皆加“說明”即按語,對評論者的生卒年、所處時代、文獻産生的背景、材料來源等作提示性說明。全書以作者時代或作品發表先後排序,縱向顯示我國楚辭研究的發展脉絡。附載《楚辭研究主題索引》、《楚辭作家人名索引》、《楚辭篇名索引》,並附《楚辭研究論文總目》。


(三)《楚辭著作提要》:收集從古至今以楚辭作家作品及其背景爲研究對象並結集成書的著作,諸如楚辭校注、譯注、楚辭作家評傳、楚辭專題論著、論文集、楚辭研究資料集,以及有關楚文化、神話、文物考古、楚辭研究史等方面的著作,凡二百餘種,一一撰寫提要,條其篇目,撮其旨意,論其指歸,辨其訛謬,以收辨章學術、考鏡源流之功。《提要》内容,包括作者生平、著述體例、主要見解、學術評價及版刻情况、重要傳本等。著述體例包括著作性質、篇目(卷目)、序跋、成書時間、規模(字數)等;主要見解介紹,採取原文獻摘引與概括介紹相結合的方式;學術評價,重在新發現、新貢獻或承繼並發展前人研究成果之處,同時也對其失誤和不足略加揭舉和評析。余嘉錫先生有言,目錄之書,實兼學術之史。本卷的目標,在於對漢代迄今的中國楚辭研究著作進行全面的清理,力圖集其精要,反映二千年來楚辭研究發展的大貌及其成就得失,爲當代及後世的楚辭研究提供借鑒。末附《楚辭著作總目》。


(四)楚辭學通典:本卷旨在會通、融通自戰國時期至公元二〇〇〇年之間,楚辭與楚辭學領域中的系列問題,原始要終,以簡約的形式,顯示楚辭學的發生、發展全貌。分設作家、作品、詞語、典故、典籍、專題等六大類,二千餘條目,載述作家六十九人、作品二百三十篇、楚語二百零八個,典故八百二十六項、典籍四百六十種、專題一百六十六款。撰集過程中,既悉心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亦特别注意學術傳承、學術創新,判斷力求平穩,行文力求簡潔,易讀易曉,一般讀者能看能用,研究者亦足資參考,努力在楚辭文獻與讀者大衆之間架設橋梁,鋪設通道,使愈來愈多的人們接受優秀傳統文化之熏陶,共同承擔起發揚光大之重任。


綜上所述,《楚辭集校集釋》、《楚辭論評集覽》、《楚辭著作提要》、《楚辭學通典》等四部著作,相互補充,互爲依托,初步完成了對楚辭學文獻的集成總結,實現了我們在申報國家社科規劃“九五”重點項目時提出的目標:楚辭學發展至本世紀末,應該有集大成的精新作品問世,並且走向世界。當然,從採集文獻應求全求備之高標準要求,四部書皆有闕陷;鑒别衆說,斟酌選錄,亦難免失察。限于水平和精力,缺點錯誤,不盡如人意之處,竭誠歡迎閲讀使用本叢書的各界朋友不吝賜教,給我們以指導和幫助,使本書日趨完善,以推動二十一世紀的楚辭研究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最後,需要對本書的編撰過程略作陳述。一九九二年九月,黃榕、徐耀明、周建忠三同志相約來杭,手捧鮮花,前往浙江醫院,拜訪我的老師姜亮夫先生。黃榕主任表示,湖北教育出版社有意出版一套楚辭學文獻叢書。病榻上的姜老思維依然活躍,當即給予熱情地肯定。我深感責無旁貸。此後的一年間,遵循老師的指教,由我主持完成課題規劃論證、撰寫《編纂綱要》、擬定《實施細則》、組建作者隊伍、審核樣稿等前期準備工作。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在杭州召開編委會,確認分卷主編。一九九四年初,各分卷開始物色遴選撰稿人,一一審讀他們提供的樣稿。一九九五年秋天,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項目評審組專家一致通過,將《楚辭學文庫》列入直接資助項目。一九九六年春天,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暨學科組專家評審通過,納入國家社科規劃“九五”重點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强力資助,題名《楚辭學研究叢書》。編撰工作步入快車道,全面鋪開加速運行。至一九九九年六月,全書大致完成;同年十二月,通過專家評審,列爲優等;二〇〇〇年春天,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頒發《結項證書》,轉入出版階段。如前所述,本書的編撰,從啓動到運作,自始至終都是在湖北教育出版社全方位的支持下進行的。婁齊貴社長積極支持,黃榕副總編親自挂帥,排難解紛;袁定坤總編强力推動,給予特别地關注;陸才堅副總編,楊唐軒主任,徐耀明主任,孫黯魁副編審暨文科室的編輯朋友們,爲本書的編纂出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要向他們表示誠摯的感謝!


從一九九二年秋天算起,八易寒暑,我們面前的世界已經改變了許多。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四日,本書顧問、三十餘年耳提面命、誨我不倦的恩師姜亮夫先生溘然長逝。一九九七年四月四日,本書顧問、我十分敬重的前輩湯炳正先生不幸病逝。噩耗接踵而至,令我深深的陷入悲哀之中。依靠編委會同仁暨全體撰稿朋友同心同德堅持不懈地共同努力,我們終於如期完成了編撰任務,四卷八百餘萬言的《楚辭學文庫》即將呈獻給讀者。事實證明,姜先生等前輩們所開創的現代楚辭研究事業,不僅後繼有人,而且能够發揚光大。值此新千年來臨之際,我們願本著學術與友誼竝進之精神,與楚辭學界同仁


暨各界朋友,圑結協作,僶俛從事,繼續推進楚辭研究,促進學術繁榮,爲建設現代文明貢獻我們的力量。


二〇〇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午正陽光下

崔富章識于杭州西溪路寓所


【《楚辭著作提要》例言】

一、《楚辞著作提要》为《楚辞学文库》第三分卷。本卷选录中国研究者的代表性楚辞著作,按楚辞学史时代先后划分为“古代”(汉代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现代”(1912年民国建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代”(1949年10月1日后至1999年底)三段。


二、本卷选录以楚辞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并结集成书、镌刻出版的著作。大凡楚辞校注、译注、楚辞作家评传、楚辞专题论著、论文集,楚辞研究资料集、楚辞辞典,以及有关楚辞文化、神话、文物考古、楚辞研究史等方面的著作,均在选录之列。至于楚辞图谱专集、拟骚作品之单刻本,以及有关楚辞的戏剧、小说、影视、民间传说故事、儿童读物、鉴赏集等,均未予选录。


三、本卷选撰的楚辞著作提要,一律按原著作者时代、成书或出版时间先后为序。同一著作修订再版者,提要按初版时间为序,并指明修订再版本与初版本之异同;同一古代作者之多种楚辞著作已合刻者,按合刻本作一书提要;现代楚辞著作收入作者文集者,提要仍以单行本出版时间为序。有些同一作者的著作,以“附录”方式提要于其主要著作提要之后,并在目录中标明。


四、本卷提要内容,大体包括作者生平、著作体例、主要见解介绍、学术评价及版刻情况。“作者生平”以介绍与其楚辞研究有关的经历为主;同一作者的多种著作均为本卷收录,生平在先选录的著作提要中介绍。“著作体例”,包括著作性质(如“校注”、“论文集”等)、篇目、序跋、成书时间、规模(字数)等。“主要见解介绍”,采取#文摘引和概括介绍相结合的方式,摘引观点、介绍论据均力求准确。“学术评价”重在指明原著的新发现、新贡献或承继并发展前人研究成果之处,同时也对其中的失误或不足之处略加揭举和评析。“提要”篇幅视原著分量及影响大小区分,或三四千字,或五六千至万字不等。


五、本卷的编撰目标,在于对汉代迄今的中国楚辞研究著作进行全面的清理,力图集精要于一卷,笼众说于是编,从中反映二千年来楚辞研究发展的大貌及其成就得失,为当代后世的楚辞研究提供借鉴。为了避免以往“提要”太过简略或泛泛而述的状况,本卷的提要撰写,在篇幅允许的范围内,力求具体地摘引或介绍原著主要见解(包括最重要的论据),使之既具有当代学术眼光的“评述性”,又具有可供直接引用的“资料性”。这是一次尝试,敬请方家批评。


六、本卷现、当代段大陆地区楚辞著作的“提要”选目及稿件审阅,由潘啸龙担负;古代段及现当代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楚辞著作的“提要”选目及稿件审阅,由毛庆担负。具体著作的提要,分别由约请的撰稿人撰写。为体现各位撰稿人的学术个性、评判眼光,主编的审稿只涉及“提要”材料的详略和文字的正误方面;对各撰稿人的评判意见,除有明显不妥而略作修正外,一般均不作改变。后署明撰稿人姓名,亦以示“文责自负”之义。撰稿诸君以弘扬民族文化之热忱,圆满地完成了所承担的任务,尤其是黄灵庚先后担当了古代、现当代诸多著作提要之任,特在此一并说明。


编者

1999年11月14日



【延伸閱讀】《楚辭學文庫》四卷目錄索引

《楚辭集校集釋》目錄索引資料庫網址:

https://www.mebag.com/index/chuci_jixiao_jishi/list.asp

《楚辭評論集覽》目錄索引資料庫網址:https://www.mebag.com/index/chuci_pinglun_jilan/List.asp

《楚辭著作提要》目錄索引資料庫網址:https://www.mebag.com/index/chuci_zhuzuo_tiyao/List.asp

《楚辭學通典》目錄索引資料庫網址:

https://www.mebag.com/index/chucixue_tongdian/list.asp


潘嘯龍.毛慶:《楚辭著作提要》,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ISBN:7-5351-3474-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4教師節「引得市」優惠活動

  2024教師節「引得市」優惠活動 https://www.mebag.com/index/Luckyfor_threelives.asp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720545823 緣由: 為擴展引得市使用人數,感念師長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