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4日 星期一

20250921橫山書法藝術館參展與座談會紀錄

 20250921橫山書法藝術館參展與座談會紀錄

https://youtu.be/7pJhv4G8Ftc?si=JemDVblQbTbYbwpu&t=0





以手機拍攝紀錄太太參與日本書法家川尾朋子《HITOMOJIPROJECT-Women-》 專題。一年前我們全家也到桃園一同參與創作,實際看到作品展出,書寫文字內容與人生體驗交融,座談會發表感言時激動不已。


展覽到2025年12月1日,最後一週,把握時間!


自由自在:臺灣當代女性書藝展

時間:2025/09/05 - 2025/12/01

地址:橫山書法藝術館

網址:https://tmofa.tycg.gov.tw/ch/exhibitions/current-exhibitions/145


◆展覽推廣系列講座◆

日期:114年9月21日(日)下午2:00-4:00

講者:川尾朋子(參展藝術家)、盧慧紋(策展人)

地點:橫山書法藝術館E棟2F 書藝講堂 


《HITOMOJIPROJECT-Women-》以單字書寫結合身體姿態,呈現五位臺灣女性的生命經驗。藝術家邀請真實女性「入字」,捕捉她們迎向人生挑戰的身姿。此系列融合平面與立體,並結合書藝、攝影與錄像,手法新穎。這不僅向漢字承載自然形象的發展源流致敬,也是書法參與社會議題的難得例子。(《自由自在:臺灣當代女性書藝展.展覽手冊》22頁)




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20231212【從「icloud」看圖說話】

 20231212【從「icloud」看圖說話】


第一次去山東,接洽的老師要我搭計程車

青島機場→濰坊

印象中花了好幾千元新台幣,司機是位女士,電動車一路狂飆,高速公路上沒什麼車,好像正下雪或下過雪,沒多久高速公路就封閉。

以上是印象…


從「icloud」找到手機拍下的發票,可以把記憶實體化!

總路程162.2公里,花1小時48分鐘,計算後平均時速是90公里,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好像也不是特別快,記憶中看車速都一百多。也可能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又是晚上天氣不穩定,種種不確定因素讓人很緊張…。


換算下來平均1公里18.3元新台幣。

台灣的計程車,平均每公里5~7元新台幣。


這應該是人生中,坐過最貴的計程車

將近可以台灣高鐵北高來回票了!





2025年11月22日 星期六

20251123《簡繁互轉易錯字辨析手冊(增訂版)》索引數位化完成

 20251123《簡繁互轉易錯字辨析手冊(增訂版)》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1975923297075105971



【製作說明】

索引係引得市使用者楊文聰先生製作,筆者轉換為引得市資料庫格式。整理文獻經常需要繁簡轉換,這本書可以讓我們更深入理解「轉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字列 208

缺字 0

總字列 208




【《簡繁互轉易錯字辨析手冊(增訂版)》凡例】

➊標準:本書以國家2013年頒佈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作為依據,並參考香港地區現行的使用習慣而進行編寫。

➋字頭:共收錄208組“簡繁互轉易錯字”條目,以“一簡對多繁”的情況為主,並選取一部分習慣上被視為簡繁關係的正體字及其異體字。為便於描述,書中以“簡體字”和“繁體字”來統稱上述字際關係。

➌字音:每一組字都標注普通話拼音和粵語拼音,其中普通話拼音以“¯ˊˇˋ”標注聲調,粵語拼音則以“1、2、3、4、5、6”標注聲調,並在其後以方括號“〔〕”標示直音。

❹釋義:參考多部權威辭書,精要解釋字義、詞義。同時,也注意到香港社會用字規範的實際情況,如在表示“以粥充飢,比喻生活艱難,勉強度日”的義項時,一般用“糊口”,但香港社會卻以“餬”字為正寫,像這類情況在書中都會作出說明。

➎例詞:在不同義項下,選取典型例詞,便於讀者加深理解。

➏易錯指數:每一組字都設有“易錯指數”,這是綜合字際關係和字詞義項的多寡及複雜程度,並參考實際應用的情況而統計得出的,以提醒讀者加以注意。

➐辨析:簡繁互轉時容易混淆的字詞,在“辨析”中加以提示。

➑附註:除了簡繁互轉外的特殊情況,則在“附註”中另外說明。而且,將《通用規範漢字表》有關“異體字轉正”的情況也全部反映在“附註”中,如“迺”“陞”“堃”等。

➒檢索:正文按筆畫編排,而筆畫數的計算方法按簡體字字頭來計,如“阝”算作二畫,“艹、辶”算作三畫。筆畫相同時,則按起筆的“橫、豎、撇、點、折”為序。書前同時設有筆畫索引和音序索引,滿足讀者的不同檢索需求。



【《簡繁互轉易錯字辨析手冊(增訂版)》作者簡介】

莊澤義,香港語言文字工作者、硏究者。長期從事中國語文教育、辭書編纂及語文讀物的編輯工作,編著有《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精緻的中文》《中文趣典》《字詞是非》等語文讀物與工具書凡三十餘種。


趙志峰,北京師範大學碩士、博士,中國社科院博士後,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編審。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字學、辭書學,在《辭書研究》《出版廣角》《中國文字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參與完成的科研項目曾被評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已編著有《中國現代詩歌經典選讀》和《國學經典選讀》(合著)、《圖書編校質量差錯案例》(合著)等。參加編輯的《漢字源流精解字典》、參加編寫的《新編小學生字典》獲“中國出版政府獎”和“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獎。







【使用說明】

進入引得市,上方選單「工具書▼」→「語文辭典」





20251123《古文字源流講疏》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20251123《古文字源流講疏》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1975891829112209914









【製作說明】


《古文字源流講疏.前言》:「本教材原以《古文字部首源流》取名,但實際内容我并不是專講古文字部首,而是將由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歸納的漢字540個部首,濃縮到108個古文字部首,綱舉目張,每個部首下再列出若干個歸人本部的字例,對部首及其下轄字例作梳理講述,以大量古文字字形詳細揭示出其由商代甲骨文到兩周金文、戰國文字到秦漢文字的構形演變和發展脉絡。因此,最後定教材之名爲《古文字源流講疏》。」


筆者以原書「目錄」數位化製作,為避免資料庫查詢時出現非相關的內容,故將目錄中字頭「部」、「旁」二字去除,如「人部」改為「人」,「肉旁」改為「肉」。


2004年筆者因「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獎助研究生赴大陸地區研究」補助,至北京、上海、杭州、鄭州、洛陽、西安等各地博物館參訪學習近二個月。當時的研究專題指導教授就是曹錦炎先生。7月15日到「中國美術學院」參訪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藝術創作」與「學術研究」都要一點一滴累積而成,時間飛快不等人,雖然感嘆,還是得繼續努力前進。



字列 108

缺字 0

總字列 108



【《古文字源流講疏》前言】

1985年9月,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開風氣之先,在高等學校創辦首個書法本科專業,當時我任職於浙江省博物館,而時任浙江省博物館顧問、西泠印社社長的沙孟海先生,同時也兼任浙江美術學院書法專業教授,因年事已高,囑我代他爲美院學生開設古文字課程。作爲沙先生私淑弟子的我,自然遵命。從此我與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結緣,兼職生涯一直持續至今。


在美術學院講授古文字,如何符合書法專業的特色,是我首先考慮的問題。此前我已應杭州大學(今浙江大學)歷史系之邀,在文物和博物館專業開設“古文字學”和“青銅器”兩門主課,也編寫了專門教材。因此在美院,我的課程設計是將我給文博系編寫的“古文字學”教材濃縮爲“古文字學簡說”,并擬再專門編一本教材,向沙先生彙報後得到首肯,并提前賜我“古文字學簡說”題簽。當時浙江美院每年招收的書法學生不多,所以碩士生和本科生一并授課。試講幾次後,覺得美院書法學生的學習重點應該放在古文字構形方面,基礎可由此人手夯實。加之發現學生們學習大篆書法的興趣很濃厚,而當時他們臨寫所用的金文拓本,僅僅停留在《克鼎》《盂鼎》《毛公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等有限的幾種類型樣版上,無法展示從商代晚期至兩周金文書法發展演變的全貌。有鑒於此,我調整課程設計,將“古文字學簡說”精簡到原編教材第二講的“古文字形旁及其變化”,即從古文字構形角度擴充而成“古文字部首源流”一門專業課,另外又增設“金文導讀”一門專業課作爲前者的補充,分兩學年交替授課,從此一直延續至今。當時爲引導學生學習和創作金文書法作品,也爲編寫教材之需,我開始大量搜集金文拓本資料,再下功夫遴選,尤突出金文時代、風格、形式的多樣化,希望編成既是書法教材,也是一部金文書法史的圖錄,最後以266件拓本編成《商周金文選》一書,承沙孟海先生欣然賜題書簽,1988年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未曾料及的是,拙書出版後深受書法愛好者的青睞,發行量至今已逾兩萬之數,全國不少高校的書法專業皆以其作爲金文教材。而《古文字部首源流》教材,雖早撰成初稿,施之中國美術學院課堂,但我却并不滿意,加之近三十年來古文字資料尤其是楚簡層出不窮,而每有古文字新材料出現,我往往注意收集,又隨時去補充講稿,以至學生們常說我的講課中每次都會有新的内容出現。由於教材的不斷補充,加之我較長時期擔任行政領導工作又擠不出更多時間修改,因此書稿一拖再拖,竟延續近四十年却未能成書出版,每和師友們談及,常以爲憾。


自2018年起,我在中國美術學院招收博士研究生,加之沈浩副院長爲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的發展,多次敦促我儘早將《古文字部首源流》教材出版。於是我下决心在教學和科研之餘擠出時間儘快修訂完善書稿。先由友生李默博士根據我這幾年在美院的授課錄像資料整理出一份基本的文字初稿,用電腦技術製作文檔,在此基礎上我再重新整理修訂,打磨内容,同時補充新資料,特别是增補較大數量的新出楚簡字形,以求進一步完善。步人七十歲以後,我原本不再於晚上從事科研寫作,但爲此教材又重蹈舊轍,堅持每晚工作三小時,終於用兩年多的時問完成修改撰寫任務。需要說明的是,本教材原以《古文字部首源流》取名,但實際内容我并不是專講古文字部首,而是將由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歸納的漢字540個部首,濃縮到108個古文字部首,綱舉目張,每個部首下再列出若干個歸人本部的字例,對部首及其下轄字例作梳理講述,以大量古文字字形詳細揭示出其由商代甲骨文到兩周金文、戰國文字到秦漢文字的構形演變和發展脉絡。因此,最後定教材之名爲《古文字源流講疏》。


其次,本教材編寫過程中,參考文獻除引用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8年版)中對相關文字的造字原理說解外,并進一步對其構形演變發展作疏理講述,其中涉及前輩學者與時賢的觀點和見解。甲骨文主要引自先師于思泊教授主編的《甲骨文字詁林》(中華書局1996年版),金文及楚簡等戰國文字引用不少師友的文字考釋成果,一般隨文注出作者及書名或文章名(限於體例,出版信息從略)。編寫體例上,高明先生的《古文字類編》(中華書局1980年版)對我啓發最大。容庚先生的《金文編》(中華書局1985年版)是我選用金文字形的主要來源,甲骨文字形則采用拙著《甲骨文字彙》(上海書畫出版社,待出版),漢簡及兩漢刻石主要采用漢語大字典字形組編的《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四川辭書出版社1985年版),其他引用盟書、刻石、璽印、陶文、貨幣、楚簡、秦簡字形材料出處及簡稱,詳見本書附錄。


文以載道,藝道相貫,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也是中華文化的獨特標識。前賢云“教學相長”,和學生的互動,使我對古文字書法教材如何編寫的思路更加清晰。可以說,没有我在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長期講授古文字學的經歷,就没有這本教材的誕生。從1985年底醖釀及初稿撰成,至2024年暑假,其實不止是“三易其稿”,修改補充和完畢成書,竟長逹近四十年。值此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學院成立一周年之際,《古文字源流講疏》列人中國美術學院書法教材出版,書稿即將付梓,感慨萬千,是以爲記。


曹錦炎

二〇二四年中秋佳節於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





【使用說明】

進入引得市,上方選單「工具書▼」→「語文辭典」



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

20251117「引得市」更換主機空間

20251117「引得市」更換主機空間 

前一段時間,「引得市」的使用者反應網站速度變慢,

主機公司也來信提醒有不明ip佔據大量資源,經查可能是「爬站」機器人

已經封鎖ip。

主機公司建議更新空間位置,今天網站移到新位置
請大家使用看看,體驗一下有沒有比較「順暢」?

引得市創辦人 陳信良
https://www.mebag.com/index/

2025年11月15日 星期六

「 脩羅之女」秦文字

 脩羅之女

追殺比爾 好聽的歌

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

20251109「許志芳書篆刀刻創作展」開幕紀錄

 

2025年11月10日 星期一

20140304《出土秦漢小篆文字編》索引數位化與筆畫檢字表完成

 20140304《出土秦漢小篆文字編》索引數位化與筆畫檢字表完成

http://blog.yam.com/ebag/article/72817479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1971302424351318373



















    此文字編的字例並不多,但花了一些時間重新製作了「筆畫檢字表」,原始論文中並沒有製作,只有把字頭單獨的擠在一個頁面中(如圖)。所以先OCR該頁面,校訂內容然後把內容在「InDesign」重新編輯製作檢字表。最後編輯成12頁的筆畫檢字表。


缺字共7處。總字例830列。


    如果有從事文字編製作的朋友,願意無償提供電子檔給筆者那是最好不過的了,透過「引得市」的檢索,也讓其他研究者更方便使用這類的文獻,未來學界之間都能互相分享檢字表,期盼這樣的風氣能夠推展開來。



《出土秦漢小篆文字编》筆畫檢字表PDF格式,可至此下載:

http://yunpan.cn/Q4BP4bXahzhYx  密碼 3a56


20250921橫山書法藝術館參展與座談會紀錄

  20250921橫山書法藝術館參展與座談會紀錄 https://youtu.be/7pJhv4G8Ftc?si=JemDVblQbTbYbwpu&t=0 以手機拍攝紀錄太太參與日本書法家川尾朋子《HITOMOJIPROJECT-Women-》 專題。一年前我們全家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