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20101231「西楚霸王」(上端「王」紋)

 20101231「西楚霸王」(上端「王」紋)


2025.4.16舊作重貼

篆刻創作搶先看

(東京時間 2010.12.31 PM 19:10~19:53)於「百善孝為先」印作中,經「Yenhong Chen」網友提點,編排此方印作,因狹長形印材,四文字之餘,上端留紅處補一「王」字紋。「霸」字楚系文獻未見,暫取漢簡字形,請多指教!


項籍 wiki

http://ja.wikipedia.org/wiki/%E9%A0%85%E7%B1%8D

項籍(こう せき、紀元前232年 - 紀元前202年)は、秦末期の楚の武将。秦に対する造反軍の中核となり秦を滅ぼし、一時西楚の覇王(在位紀元前206年 - 紀元前202年)と号した。その後、天下を劉邦と争い(楚漢戦争)、当初は圧倒的に優勢であったが人心を得ず、次第に劣勢となって敗死した。


姓は項、名は籍、字が羽である。以下、一般に知られている項羽(こうう)の名で記す。


「百善孝為先」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86160894217&set=a.458174939217.253534.600029217


肚子呱呱作響,煮飯去。








20150322《孝經》秦簡文字(全文)

 20150322《孝經》秦簡文字(全文)


2025.4.15重貼


20150322《孝經》秦簡文字(全文)

http://blog.yam.com/ebag/article/87909844


前幾天分三次寫了四張,把《孝經》以「秦簡文字」書寫完畢,全部時間可能在四五小時左右。其中有錯誤(多字)在字旁以「黑點」作記號。每字約在1.5公分的寬度內,為了讓字看的更清楚,在原始檔中分割四個畫面個別顯示(依次是:右上右下左上左下)。


前幾天寫《三字經》與《弟子規》因為紙張是縱橫方格,寫的有些憋憋的,秦簡文字在快速的書寫情況下,似乎還是適合沒有上下格子(線)的紙張。


請多指教


PS:作品還未裝裱,先用「isken」掃描的,這是很好的工具,大家可以搜一下。


20140701《孝經》秦簡文字(新)

http://blog.yam.com/ebag/article/76049309


《孝經》秦簡文字20140223

http://blog.yam.com/ebag/article/72576663






















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20250413鋼筆摔到地上

20250413鋼筆摔到地上 

2017年買的鋼筆,使用幾年期間可能有掉過,不過筆蓋都是蓋著的,從來沒有「筆尖裸露」掉到地上。但是,昨天(2025.4.13)裝墨水的時候,一個手滑…


筆尖撞擊大理石地板(留下一灘墨水)。

應該有損傷,肉眼不易發現,但寫的感覺有改變,筆尖正面的出水量有點受阻,但還可以接受,另外一面則出水小很多,寫出來的線條乾乾的。

一般人拿這種筆尖的寫字,可能只會用一面,我會使用兩面,正面的寫出來比較粗,反面就會細一點。

沒什麼,就是想寫起來紀錄一下。

20170209買新鋼筆


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0/05/20170209.html

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20250412《戰國文字形體研究》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20250412《戰國文字形體研究》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1894527895990403899






【製作說明】

筆者以《戰國文字形體研究》目錄為基礎製作索引,再逐頁增加內容。分成「章」「節次」、「內容」三個層次。為便於輸入, 資料庫中以「-」替代「―」形。所以,如果輸入「-」,就會列出所有「第一節 訛形」的範例,如:「矢-大」等。


圖形字代號:t053


字列 528

缺字 16

總字列 544






【使用說明】

未來會加入「引得市」選單中,目前先以網址進入

網址:https://www.mebag.com/index/zhanguowenzi_xingti_yanjiu/list.asp



【RMP設定】

檔名請命名為:「戰國文字形體研究.rmp」



【校正備忘】

「叠」改「疊」

「换」改「換」

「爲」改「為」

吕(墉),「吕」沒有改變。



【《戰國文字形體研究》後記】

本書是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增補修改完成的。2017年我以“戰國文字形體研究”為題申報國家社科後期資助項目,有幸獲得入選,之後便開展增補修訂工作。寫作中參考了大量前賢學者的論著,所涉觀點儘量都在正文及參考文獻中列出,但難免疏漏,謹對這些前賢學者表示感謝!


感謝恩師徐在國先生,碩士和博士我都在先生門下問學。2006年6月在國師為我們研究生講授《古文字學》,從此我便與古文字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國師是我的授業恩師,一直關注我的成長。撰寫碩士學位論文之前,我對古文字還知之不多,在國師給予了諸多鼓勵,在業師的精心指導下,我的碩士論文獲評安徽省優秀碩士論文。這也給了我繼續學習的動力和勇氣,堅定了我繼續學習鑽研的信心。博士論文的寫作更是得到了恩師的悉心指導,時至今日,恩師當初一字一字分析、一頁一頁修改論文的場景至今不能忘懷。博士畢業後,在學業和生活上仍得到恩師的諸多支持和關照,每每想來,感動至深。恩師為人樂觀開朗,治學嚴謹勤奮,這些都是我繼續前行的榜樣和動力。


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跟隨李學勤先生從事博士後研究,李先生給予了我諸多關懷和指導,先生和藹寬容,使我如沐春風,感謝李先生的栽培!感謝趙平安、李守奎、沈建華、劉國忠、李均明諸位先生在博士後工作期間給予的諸多關心和幫助!在求學和工作中我還得到了諸多師友、同門的支持和幫助,在此不能一一致謝,但所有的情誼我都會永遠銘記於心。


本書課題申報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幸得評審專家們的肯定,並對書稿的修改和完善提出了寶貴意見,在此對評審專家和國家社科辦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謝忱!感謝黃德寬、趙平安、李家浩、吳良寶、楊軍、郝士宏、程燕、曾良、劉剛諸位先生在博士論文開題、答辯等環節提出的寶貴意見。感謝中華書局學術著作編輯室主任羅華彤先生對書稿的審閱和肯定,並為書稿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感謝責任編輯陳喬女士耐心細緻的校訂,書稿中古文字字形圖片繁多,校對工作尤其繁重。這一切讓我感激不盡。


書稿得以出版,心情本應是輕鬆的,可是我卻多了幾分惶恐,因個人才疏學淺,書中一定還有不少疏漏和錯誤,誠懇希望專家學者們批評指正。最後,感謝家人對我的支持和幫助。


孫合肥

2020年8月1日


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20250411《戰國文字構形研究》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20250411《戰國文字構形研究》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1894112364942581786







【製作說明】

筆者依《戰國文字構形研究》目錄製作,再逐頁增加內容,有「章」、「節次」、「內容」三個階層。如果要查詢表格,請選擇欄位「內容」,再輸入,例如:「表 3-1」(「表」字和數字間有半形空格)。


資料庫中有四處「圖形字」,如要查詢,請選擇欄位「內容」,再輸入「t052」。


圖形字代號:t052


字列 487

缺字 0

總字列 487


【RMP設定】

我們採取三冊合一的PDF檔案,RMP檔名請命名為「戰國文字構形研究.rmp」






【使用說明】

未來會加入「引得市」選單中,目前先以網址進入

網址:https://www.mebag.com/index/zhanguo_wenzi_gouxing_yanjiu/list.asp



【校正備忘】

原始


【《戰國文字構形研究》提要】

本書旨在討論戰國時期文字的構形特色,以及不同時期的文字形構變化,與不同地域的材料之差異,並利用出土的墓葬資料,或是器物上所記載的歷史事件、人物名稱等線索,將出土的戰國文字材料分爲楚、晉、齊、燕、秦等五個系統,其下再細分爲銅器、簡牘帛書、璽印、貨幣、陶器、玉石等,予以斷代。由於戰國文字異形的現象十分嚴重,爲了探究文字變化的原因,依序觀察、討論文字形構的變易情形,並且透過甲骨文、金文等相關資料,與戰國文字作一比較,分析其間文字的演變,以及戰國五系文字的形體差異,並且找出形構之增繁、省減、異化、訛變、類化、合文的因素,知曉五系文字的特色。



【《戰國文字構形研究》凡例】

一、本論文所謂的「春秋時期」,係依據《春秋》所載,由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十四年(西元前722年至西元前481年),「戰國時期」從魯哀公十五年至秦王政統一天下(西元前480年至西元前221年)。二、論文中引用的戰國文字材料,悉依楚、晉、齊、燕、秦五系文字之次序排列;又同一系統者,據戰國早、中、晚期依序羅列。引用甲骨文資料,據著錄圖書的編號次序;引用殷商、西周、春秋時期的銅器文字資料,據時代先後排列。

三、戰國文字形體結構演變的現象十分繁多,無法一一詳細論述。論文中列舉之所從偏旁或是部件相同的字例,僅列出一、二字例作爲代表予以說明,餘者則於文中指明其出處,不再詳加論述,以避煩瑣。具有相同現象的字例,亦因字數甚多,無法一一論述,僅於文中指明出處,未再加以說明。此外,部分討論的字例,礙於現今所見材料之限制,僅能列出一例說明。

四、若某字具有多種形體結構演變現象,則分別於相關的現象中討論。五、引用的文句,若有不識之字,或是缺一字者,以「□」代替;若所缺之字數不明,則以「〼」代替。

六、引用的金文資料,出自《殷周金文集成》,爲避免篇幅過大,正文中一律僅列出該器名稱,而未加上書名與編號。

七、論文引用之字形,多據著錄專書摹寫或繕寫,再以電腦掃瞄放入文中。文中引用的金文字形,部分出自黃沛榮編製之《電腦古文字形金文編》,器名則據《殷周金文集成》之定名;引用的楚簡帛文字,若尙未正式發表者,多據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所繕寫者爲準。

八、論文的注解,採取當頁作注的方式,凡是同一章裡首次出現的專著、學位論文等,悉於引用時註明出版的機關與日期,期刊論文則註明出版日期與期數;其次,部分當頁的注解,因電腦自行排序之故,會將注文移至下一頁。

九、正文中表格的編序,以章爲單位,如(表3-1)即爲第三章「表一」。十、出土的金、銀器資料甚少,爲求分類之便,將之歸屬於銅器銘文。

十一、上古音的資料,原則上根據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所列。

十二、引用之甲骨文著錄專書名稱,除「本文引用著錄甲骨專書簡稱對照表」所列外,悉書以全名。

十三、「本文引用著錄甲骨專書簡稱對照表」: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甲骨文合集》《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小屯南地甲骨》《屯》

朱歧祥:《周原甲骨研究》《周原》《英》

李學勤、齊文心、艾蘭: 《英國所藏甲骨集》

十四、論文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時,仿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體例,對於前輩師友一律只書其名而不加「先生」或「師」字,以便行文。



【《戰國文字構形研究》參考書目】

下列書目分爲五類。第一類收錄清以及清代以前的著作,包括近人的集注、注解等,悉依四庫全書總目的部類方式羅列:第二類收錄民國以來學者的著作:第三類收錄民國以來單篇論文之見於叢書、期刊、報紙、網站者:第四類收錄學位論文:第五類收錄外國學者的著作與單篇論文。悉依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凡同一姓氏者排列在一起,再據第二字的筆畫多寡排列,又同一作者先按出版年代先後順序。此外,出版日期悉以西元紀年表示,如有未知者皆以「○」代替。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五都都長之璽報紙稿

 五都都長之璽報紙稿

《書道鮮聞》2010年9月29日 【本報訊】距離台灣2010年五都選舉剩下不到兩個月,兩黨候選人無不加緊趕場,拜會地方重要樁腳,親近民眾來「博感情」。馬總統上任兩年以來,民生經濟未見好轉,加上「台北花博」相關負面新聞持續延燒,誇張的花卉植物與建物造價都讓老百姓無法接受。 從各項民調顯示,執政黨五都選情除「台中市」以外,均相當不樂觀,「五都皆輸」謠言已傳遍台灣大街小巷。2012年政權保衛戰已提前開打,為此,府方高層傳出將設置「五都長」。職等等同於行政院長,由總統直接命令並隸屬「總統府」。為五都之首長,掌握五都各項重大決策與人事安排。權限凌駕於各都會首長之上。 執政黨在立法院有多數優勢,可望於五都選後三讀通過立即實行。即使最後「五都皆輸」,也能有效壓制在野黨的地方勢力。本報記者獨家根據「篆來撰去」部落格張貼之「五都都長之璽」官印,深入追查後發現並懷疑此印與新設置的職位有關。對此「官印」,府院與相關高層均表示不清楚,對「五都長」一職更不予回應。

2010年的創作

在2025.4.4重新貼上


影片檔(女聲)

https://youtu.be/DGYAbBNBjfQ?si=WvbhAch9HjSr_uqA



影片檔(男聲)

https://youtu.be/UT5lxwtqc9Q?si=O8WzB89tUqAnRVBO



























20101231「西楚霸王」(上端「王」紋)

 20101231「西楚霸王」(上端「王」紋) 2025.4.16舊作重貼 篆刻創作搶先看 (東京時間 2010.12.31 PM 19:10~19:53)於「百善孝為先」印作中,經「Yenhong Chen」網友提點,編排此方印作,因狹長形印材,四文字之餘,上端留紅處補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