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20250901「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拾參)字根研究」字頭索引數位化完成

 20250901「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拾參)字根研究」字頭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




【製作說明】

2019年開始,我們陸續製作,完成了九種字根索引:

《《說文》小篆字根研究》〈五百四十部首與五百四十六字根比較表〉(2019)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柒)字根研究》(2021)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九)》與《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參)》(2021)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六)字根研究》(2021)

《齊系文字字根研究》(2022)

《戰國璽印字根研究》(2022)

《甲骨文字根研究》(2022)

《金文字根研究》(2022)

《楚系簡帛字根研究》(2023)


如果您是「引得市」的訂閱者,加上今天剛上線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拾參)字根研究》,就有十種古文字字根可以查詢,應該是「謹此一家,別無分號」吧?


今天發表的字頭索引,作者石祐菘是台師大國文所羅凡晸老師指導的研究生。8月18日凌晨1點58分寄給筆者。這個時間一般人可能早就入睡。我還是在電腦前,聽到提示音,半夜還能收到索引資料非常的開心。過去幾年羅老師為「引得市」提供了很多寶貴的研究資料,這次又將最新指導的碩士論文提供出來,非常的感謝。


作者提供的檔案,缺字部份是圖檔呈現,筆者重新調整為缺字編號。因主站欄位設計問題,所以把「類」與「部」合併,以「/」區隔,原始作者整理的各種資訊都能呈現出來。字根比較特別的二筆字頭有「〇A(璧)」與「〇B(圓)」這二筆。新造1缺字「s009-464 」。


在名師與口試委員的指導下,繁雜的楚文字字根研究都能完成,未來面對其他研究課題,應該都能迎刃而解,期待作者未來的學術發展。



字列 473

缺字 18

總字列 491





【使用說明】

進入引得市,上方選單「工具書▼」→「語文辭典」

網址:https://www.mebag.com/index/main/list.asp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拾參)》字根研究摘要】

本論文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至《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參)》為字根分析的材料,針對簡文中的字形進行字根分析,並以唐蘭「自然分類法」為基礎,將析得之字根歸納為七大類。


本文析出字根491個,並與前四本楚簡字根研究進行對照比較,歸納出新增字根18個,分別是:〔卩002巽〕、〔卩008s026-009(伏)〕、〔口012告〕、〔口013㱅(噎)〕、〔須004胡〕、〔手028㘝〕、〔風002兮〕、〔火004燮(𤏻)〕、〔木012𣐺〕、〔屮012韭〕、〔酉003酋〕、〔酉009𠁁〕、〔器019典〕、〔器037尺〕、〔絲016玄〕、〔樂006桴(枹)〕、〔樂007彭〕、〔矢012弦〕。


本文將字表分為十二欄(數字類則為十三欄),細緻分析字根下所收錄的字形,並呈現簡易孳乳表;同時建置字根之通用、同形、訛形交涉關係表,以揭示戰國楚簡文字書寫與形體變異的趨勢與特徵。


以構形本義為分析簡文字形的基礎,並關注字根在戰國楚簡中的形體變化,指出楚簡字根構形能力存在消長現象,分別以「強化」與「弱化」加以指稱。此外,字根初文在字形演變過程中,基於有意或無意的選擇而與特定形體緊密結合,多以組合的形式出現,本文將此趨勢稱為「成組化」。


全篇結構分為三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文獻回顧及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二章逐類分析各字根,並附字形圖像與字表說明;第三章總結字根分析成果,逐一闡述本文所新增的字根,探討字根之間的形體交涉,並進一步說明楚簡字根構形能力的消長與成組化現象。


關鍵詞:清華簡、戰國楚簡、字根、古文字、構形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拾參)》字根研究謝辭】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頁,才寫一段。」論文寫作的過程是漫長且需要投入大量心力的,我喜歡在夜深人靜時,泡壺茶,坐在電腦前寫論文,有時越寫越有精神,自然而然就忽略了螢幕右下角的時鐘,直至窗外聲聲鳥鳴(寄宿在陽台的小鳥鄰居),才將我拽回現實。


這段時間無疑是很累的,甚至會累到苦笑,有時會充滿疑惑地看著鏡中的黑眼圈,猜想其極限究竟在哪。但我知道自己其實是樂於研究眼前這些戰國楚簡文字的,看到簡文中出現奇特的字形,總是會產生許多奇思妙想,沉醉其中。(其實之前寫到累就放著不寫,跑去西門逛街了,後來才哀號時間不夠,確實有些自作自受。)


能夠完成論文,我要由衷感謝業師羅凡晸教授在論文寫作期間給予我許多寶貴的指導與建議。每當我提出某些字的構形想法時,老師從不直接否定,而是耐心與我討論,一同在螢幕上分析構形,激盪出更多釋形的可能性。除了學術上的引導,老師在中等教育學程的及職涯發展方面,也慷慨分享自身的經驗,提供我許多具啟發性的建議與協助。謹此再次感謝凡晸老師一路以來的提攜與關懷。


誠摯感謝口試委員季旭昇教授與高佑仁教授,於論文審查過程中提供許多寶貴的材料與新的釋形觀點,使我得以拓展視野,進一步充實論文內容。在字根研究方面,關於定義釐清、字形分析、演變脈絡與歸類原則的處理上,兩位老師亦不吝給予深入的回饋,助益良多,謹此致謝。


感謝許學仁老師,在「中國文字綜合研討」課堂中,一筆一劃帶我們領略漢字源流,短短一學期的相遇,讓我體會到老師那份對學術的堅持、對後學的溫厚,以及身為一位前輩學者所散發的風骨與包容。


在碩士班的學習歷程中,有幸受到多位師長的提點,感謝素英老師、炫瑋老師、麗娟老師、淑君老師、維茹老師與華峰老師,在課堂內外給予教導與啟發,使我獲益良多。也感謝母校臺南大學的憲仁老師、素姿老師、王琅老師,以及所有曾經教導過我的師長,亦感謝輔仁大學澤鈞老師於研究道路上給我的鼓勵。


除了良師相伴,還有益友同行。在研究所的歲月裡,感謝一路並肩作戰的夥伴們——簡妤、左珉、盈蓁、羽禾、百合惠、鎧銓、立鵬、俊岑、羽梃、鼎崴、弘偉、清大的星翎、中正的玟霈,大學時期的兄弟宗泰,還有許多好友們,因為有你們的陪伴與支持,碩士班的時光才如此多彩難忘。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父母與家人,始終如一地支持我選擇國文系,正是因為有你們的理解與鼓勵,我才能無所顧慮地投入自己所熱愛的領域,在學習與探索中自在前行。


石祐菘謹誌

民國一一四年 立秋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閱讀】

20231127《楚系簡帛字根研究》索引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3/11/20231127.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669031585


20220223《金文字根研究》索引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2/02/20220223.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471295022


20220221《甲骨文字根研究》索引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2/02/20220221_21.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470519220


20220221《戰國璽印字根研究》索引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2/02/20220221.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470515920


20220214《齊系文字字根研究》索引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2/02/20220209.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467514523


20210522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六)字根研究索引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1/05/20210522.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374459016


20210522《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九)》與《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參)》字根索引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1/05/20210522_22.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374460343


20210522《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柒)字根研究》字根索引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1/05/20210522_43.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374461151


20190808《《說文》小篆字根研究》〈五百四十部首與五百四十六字根比較表〉字頭索引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19/08/20190808.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77293024



石祐菘:《《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拾參)》字根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5年6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50902塗鴉-炎

 塗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