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秦簡牘合集(壹)》與《秦簡牘合集.釋文注釋修訂本(壹)(貳)》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1947427511236563107
【資料庫訂閱制】
20210903「語文辭典」2021.9.6(一)實施訂閱制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1/09/20210903202196.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406542561
支付訂閱費用方法管道與「捐贈方式」相同。另須截圖回傳告知,信箱為:index2012.7@gmail.com
【製作說明】
《睡虎地秦墓竹簡》對筆者來說有一種親切感,十多年前開始,陸續處理「數位摹本」,最早的是「為吏之道」,2024年再用「《秦簡牘合集(壹)》」的版本重新處理一次。「數位摹本」是筆者作為秦簡書法學習教材。八月底處理的《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司空》是最新的內容。
《秦簡牘合集(壹)》有釋文,也有放大的紅外線圖版,平時使用的頻率很高,今天終於完成目錄索引的製作。不敢許願做完全部簡牘,有興趣的內容一步一步製作比較自在一點。
索引製作後,試著也補充1990年文物出版社的《睡虎地秦墓竹簡》,不過「簡號圖版」與目前的索引無法契合,如果目前學界使用的頻率高的話,再考慮另外處理一個單獨的資料庫。大家如有其他常用、重要的文獻索引,歡迎來訊、來信聯絡提醒筆者製作。
字列 4843
缺字 0
總字列 4843
【修正備忘】
「叁」改「參」
「爲」改「為」
「九《日書甲種》123背/44反」空白簡,在放大版中沒有列出來
【使用說明】
未來「引得市」會補上選單,目前先以網址進入使用
「《秦簡牘合集(壹)》目錄索引資料庫」網址:
https://www.mebag.com/index/qinjiandu_heji_01/List.asp
※游標點選「簡牘名稱」欄位內的文字,有複製的功能(簡牘名稱+簡號),如果點選「簡號」,則複製的只會有「簡號」。
【※RMP檔名設定】
請分別設定為「秦簡牘合集(壹)」與「秦簡牘合集.釋文注釋修訂本(壹)(貳)」
【※特別說明※】
圖版部份《日書甲種》與《日書乙種》,因正簡牘有分段(壹…捌)與正反面的原因,無法精確的呈現位置,故簡牘名稱用大標題呈現,不寫出細部原始簡名。
例如:「九《日書甲種.稷辰》31壹」與「九《日書甲種.葬日》31貳」,同時在31簡,圖版名稱無法並存。
如果要查詢《日書甲種》與《日書乙種》的釋文,我們建議,在左上角「每筆頁數」選擇「50」(增加顯示的列數),搜尋匡直接輸入「125」。所以,如果您要找尋《日書甲種》的某一個簡的「釋文」,比如說:「125」,請不要在「簡牘名稱」選單中選擇「九《日書甲種》」。因為標題選單「九《日書甲種》」內的只有「圖版」的部份。
再補充一下,如果要查詢「《秦律十八種》」的某一簡,比如「125」,也不要在選單上選擇「三《秦律十八種》」,因為這一列只有「說明」的部份,其他的簡標題都是細項的內容,例如:「三《秦律十八種.司空》125」。
以上這些特殊的簡牘名稱設定,特別得注意。其他簡牘沒有名稱下的細項,就不需要採取這種方式,例如:「六《法律答問》」等。
簡名有重複名稱的情況,如:「七《封診式.□□》」分別是「19、20」簡」與「34至36簡」
【《秦簡牘合集(壹)》凡例】
一、《秦簡牘合集》收錄歷年出士的秦簡牘7批,分4卷;睡虎地11號墓竹簡、4號墓木牘(卷壹),龍崗簡牘、郝家坪木牘(卷貳),周家臺簡牘、嶽山木牘(卷畫畫),放馬灘簡牘(卷肆)。
二、每批簡牘包含有發現、整理和資料發表情形的概述(內容比較複雜的部分另加說明)、釋文、注釋與圖錄,並附有主要參考文獻。
三、釋文一般按內容分篇。簡牘原有篇名的,使用原篇名。原無篇名的,沿用整理者或研究者所擬篇名。原無篇名或原擬篇名不宜沿用的,據文意擬訂加。
四、一般沿用先前發表時的簡牘編號和基本順序。編連、綴合調整的意見,在相應注釋中說明。祇在有較大把握的場合,才對編連、綴合加以改動。改動後編號不變。
五、釋文一般用通行字寫出,不嚴格按簡文字形隸定。內容相接的簡文,釋文連寫。分段、分章者另起行。不連接和不能確定連接的簡文,釋文空一行書寫。釋文中簡牘號加陰影表示。簡牘編號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分欄用壹、貳、參等表示,牘文中的分列用Ⅰ、Ⅱ、Ⅲ等表示。原綴合竹簡需要析分者,析分後各片在原編號後加A、B、C等表示。
六、異體字、假借字隨文注出通行字,寫在()號內。確認的錯字隨文注出正確字,寫在〈〉號內。根據殘畫和文意可以確認的字寫在【】號內。根據文意或他本可以確切補出的缺文,寫在〖〗號內。筆畫不清或巳殘去的字,用□號表示,一個“口”對應一個字。字數無法確認的,用......號表示。竹簡殘斷,用⧄號表示。奪字或衍字,釋文照錄,而在注釋中說明。原已削去的字,用“○”表示。
七、簡牘中提示分篇、分章、分條的墨點、墨團、墨塊照錄。其他符號一般不保留。合文和重文號一般直接析書。
八、注釋中,引述先前整理者的釋文、注釋,一般逕稱“原釋文”、“原注釋”或者“整理者”、“再整理者”,在不引起誤解的情形下,不標出作者、版本和頁碼。本次整理者的意見,在無先前意見時,逕直寫出;在有先前意見時,加“今按”表示。
九、注釋中的引述盡量簡明,一般擇要引述論點和主要論據。引述其他學者的表述,凡有明顯筆誤或者核對未精者,逕行改過。引述析出文獻時不標注頁碼。
十、“主要參考文獻”中各條文獻後附有簡稱。書中引述時逕用簡稱。
十一、圖版有原大、放大兩種。原大圖版以早期常規圖像為主,以盡量反映出土時的狀況。並酌情加配紅外影像。放大圖版為原大圖像的2倍,在常規或紅外影像中選用效果最佳者。圖版編號與釋文對應。紅外影像編號下加波浪線,以與常規圖像區別。
【《秦簡牘合集(壹)》後記】
雲夢睡虎地4號秦墓木牘與11號秦墓竹簡的再整理,由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與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完成。
睡虎地11號墓竹簡再整理,由彭浩先生、劉樂賢先生、萬全文先生、晏昌貴先生、伊強先生五位承擔。法律部分由彭浩先生執筆,《日書》甲、乙種由劉樂賢先生執筆,{葉書》由晏昌貴先生執筆,《語書》、《為吏之道》由伊強先生執筆。文稿和參考文獻的統合,由彭浩先生和陳偉完成。陳偉統稿時,還在與作者討論的基礎上,對釋文、注釋和編連作有修訂。
4號墓木牘再整理,由萬全文先生和陳偉共同完成。
再整理使用的常規照片,現存於湖北省博物館資料室,由蔡丹掃描。4號墓11號木牘的彩色照片,由蕭聖中提供。紅外影像由彭浩、魯家亮、蔡丹、翁蓓等攝取。整理工作中使用的圖像,由柯秋白、劉青、鐘意處理。出版用的圖像處理,由雷海龍負責。圖像的挑選,由彭浩、雷海龍、陳偉負責。雷海龍在處理圖像時,還有多處重要發現。如《秦律十八種﹒倉律》簡31“不備”二字殘片誤綴的訂正和《法律答問》簡101“盜”字(原釋“有”)、《封診式》簡31“卒”(原釋“吏”)等字的改釋。
【《秦簡牘合集.釋文注釋修訂本(壹)(貳)》凡例】
一、《秦簡牘合集》收錄歷年出土的秦簡牘7批,釋文注釋修訂本分4冊:睡虎地11號墓竹簡日書以外部分在第1冊,日書及4號墓木牘在第2冊;龍_簡牘、周家臺簡牘、嶽山木牘在第3冊;放馬灘簡牘、郝家坪木牘在第4冊。
二、每批簡牘包含有發現、整理和資料發表情形的概述(內容比較複雜的部分另加說明)、釋文與注釋,並附有主要參考文獻。
三、釋文一般按內容分篇。簡牘原有篇名的,使用原篇名。原無篇名的,沿用整理者或研究者所擬篇名。原無篇名或原擬篇名不宜沿用的,據文意擬加。
四、一般沿用先前發表時的簡牘編號和基本順序。編連、綴合調整的意見,在相應注釋中說明。衹在有較大把握的場合,才對編連、綴合加以改動。改動後編號不變。
五、釋文一般用通行字寫出,不嚴格按簡文字形隸定。內容相接的簡文,釋文連寫。分段、分章者另起行。不連接和不能確定連接的簡文,釋文空一行書寫。
釋文中簡牘號加陰影表示。簡牘編號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分欄用壹、貳、參等表示,牘文中的分列用Ⅰ、Ⅱ、Ⅲ等表示。原綴合竹簡需要析分者,析分後各片在原編號後加A、B、C等表示。
六、異體字、假借字隨文注出通行字,寫在()號內。確認的錯字隨文注出正確字,寫在〈〉號內。根據殘畫和文意可以確認的字寫在【】號內。根據文意或他本可以確切補出的缺文,寫在〖〗號內。筆畫不清或已殘去的字,用□號表示,一個“□”對應一個字。字數無法確認的,用……號表示。竹簡殘斷,用0號表示。奪字或衍字,釋文照錄,而在注釋中說明。原已削去的字,用“〇”表示。
七、簡牘中提示分篇、分章、分條的墨點、墨圑、墨塊照錄。其他符號一般不保留。合文和重文號一般直接析書。
八、注釋中,引述先前整理者的釋文、注釋,一般逕稱“原釋文”、“原注釋”或者“整理者”、“再整理者”,在不引起誤解的情形下,不標出作者、版本和頁碼。本次整理者的意見,在無先前意見時,逕直寫出;在有先前意見時,加“今按”表示。
九、注釋中的引述盡量簡明,一般擇要引述論點和主要論據。引述其他學者的表述,凡有明顯筆誤或者核對未精者,逕行改過。引述析出文獻時不標注頁碼。
十、“主要參考文獻”中各條文獻後附有簡稱。書中引述時逕用簡稱。
【延伸閱讀】
20241116《秦簡牘整理與研究》目錄索引數位化完成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4/11/20241116_16.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7250131699
20250820《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司空》簡牘圖版與數位摹本研究教材開箱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5/08/20250820.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1941660081042219635
〈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數位摹本製作紀錄(2)剪接版
https://youtu.be/7OlVB3tQbg8?si=bZoHDrFVl4cpbvwj&t=1
【資料庫訂閱制】
20210903「語文辭典」2021.9.6(一)實施訂閱制
Blog:https://ebag2007.blogspot.com/2021/09/20210903202196.html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406542561
支付訂閱費用方法管道與「捐贈方式」相同。另須截圖回傳告知,信箱為:index2012.7@gmail.com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陳偉主編,《秦簡牘合集(壹)》,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
陳偉主編:《秦簡牘合集.釋文注釋修訂本(壹)(貳)》,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年3月。
ISBN:978-7-307-17365-1
陳偉:《秦簡牘整理與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7年7月。
ISBN:978-7-5141-8248-4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9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